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阿穆尔莎草

阿穆尔莎草(学名:Cyperus amuricus Maxim.)是莎草科莎草属的植物,属于离瓣花亚纲。秆丛生,纤细,基部叶较多。叶短于秆,穗状花序蒲扇形、宽卵形或长圆形,小坚果倒卵形或长圆形,三稜形,几与鳞片等长,顶端具小短尖,黑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阿穆尔莎草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地区、西南、东北地区、西北等地,如四川省陕西省辽宁省吉林省、安徽、河北省云南省浙江省山西省等省,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此外,日本朝鲜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3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河谷草甸、河边沙地、山坡草甸、山谷林缘草甸、荒地、田边、水边、路边、平地田中、河边、林缘开阔地草丛、草坡、湿地、山坡路边和田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阿穆尔莎草(图版XLVII, 10-12),根为须根。秆丛生,纤细,高5-50厘米,扁三稜形,平滑,基部叶较多。叶短于秆,宽2-4毫米,平张,边缘平滑。叶状苞片3-5枚,下面两枚常长于花序;简单长侧枝聚花序具2-10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厘米;穗状花序蒲扇形、宽卵形或长圆形,长10-25毫米,宽8-30毫米,具5至多数小穗

阿穆尔莎草小穗排列疏松,斜展,后期平展,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5毫米,宽1-2毫米,具8-20朵花;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翅宿存;鳞片排列稍松,膜质,近于圆形或宽倒卵形,顶端具由彩云阁状突起延伸出的稍长的短尖,长约1毫米,中脉绿色,具5条脉,两侧紫红色或褐色,稍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高15-60厘米,扁黑三棱状,较纤细。叶基生,短于秆。苞片3-5,叶状,下面2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具2-10条长短不等的辐射枝。为农田、路旁常见禾本科杂草

阿穆尔莎草雄蕊3,花药短,椭圆形,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红色;花柱极短,柱头3,也较短。小坚果倒卵形或长圆形,三稜形,几与鳞片等长,顶端具小短尖,黑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7-10月。

危害防治

阿穆尔莎草在秋收作物(棉花、玉米、大豆、番薯)及蔬菜中可能成为杂草,亦能侵入稻田中危害,尤其在水稻苗期及分蘖前期危害较大。稻田中可使用排草丹、禾田净、排草净、农得时、草克星等除草剂进行防治。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