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西奥·劳尔·卡赫尔(西班牙语:Mauricio Raúl Kagel,西班牙语发音:[mauˈɾisjo raˈul ˈkaɣel],1931年12月24日—2008年9月18日),德国阿根廷裔作曲家、指挥、编剧、导演,主要作品涵盖了器乐、音乐戏剧、广播剧以及电影。他是20世纪下半叶新音乐 (概念)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器乐戏剧”的代表人物。
人物经历
毛里西奥·卡赫尔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在20世纪20年代从俄罗斯逃离至阿根廷。卡赫尔早期学习器乐、文学史和哲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做过影评家、钢琴伴奏和指挥等工作。
1949年参加当地的新音乐集体并从事音乐活动。
1955年任科隆室内歌剧院的艺术指导及当地科隆剧院乐队指挥。
1956年被聘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音乐顾问与艺术系主任。翌年到科隆,在德国广播局的电子音乐创作室工作。
1960年创办科隆现代音乐合奏团并兼任指挥。
1961~1963年在美国各地的大学举办讲座并举行演奏会。
1965 年任纽约俄亥俄州立大学作曲系教授。1968年主持瑞典哥德堡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现代音乐讲习会。
1969年任科隆莱茵音乐学校现代音乐研究所所长,1974年任科隆音乐高等学校教授。卡赫尔是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在60年代前后,他采用偶然音乐的创作技法,并与K.施托克豪森一起进行将电声与乐器、人声的演奏结合起来的实验。
他将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各种作品的片断合成为乐谱演奏,曾引起强烈反响。其代表作有:电子音乐《推移Ⅰ》(1960)、《推移Ⅱ》(1959),乐队作品《支声复调》(1960),电声乐曲《对照》(1962),室内乐曲《竞赛》(1964)、《弦乐四重奏》(1967)、《气息》(197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