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桥工业集中区 是国务院支持甘肃省重点建设的三个工业集中区之一,是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庆阳市“一区四园”发展的核心区。
区位优越
长庆桥工业集中区 是国务院支持甘肃重点建设的三个工业集中区之一,也是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庆阳市“一区四园”发展的核心区。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涉及长庆桥、新庄、太昌3个乡镇、38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
集中区地处陕、甘两省,平凉市、庆阳、咸阳市三市结合部,鄂尔多斯盆地之腹地,关中—天水市经济圈之中枢,是庆阳市南通陕西、北上宁夏、西达兰州市的门户,也是西北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集中区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70公里、庆阳西峰机场50公里,青岛—兰州高速公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设有出入口,西平铁路今年10月底可建成通车,在集中区设有客运、货运和煤炭转运站,即将建设的银西高速铁路在此接轨,省道202线和宁正长二级运煤通道穿境而过,便捷的交通条件使集中区融入了西安经济圈和关--天经济带。
资源富集
长庆桥工业集中区是全市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和主战场。庆阳市煤炭预测储量2360亿吨,已探明储量180亿吨,宁县预测储量1027亿吨、探明储量100.6亿吨。中国华能1200万吨核桃峪煤矿和800万吨新庄矿井已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可出煤。
水电充足
泾河、蒲河、马莲河3条河流在此交汇,流经境内109公里,流域面积831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16.6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充沛;蒲河水盘河水库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进行移民安置,设计库容4895万立方米,配有日供水能力12万吨的净水厂1座,2015年年底可建成投用,加之“群井汇流”工程已钻采深水井12眼,日出水量5.8万立方米,可满足化工企业用水需求。集中区设有110KV变电站1座,工业Ⅰ区35KV变电所已完成选址、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5月初开工建设,年底前可建成投用;计划从良平330KV变电站建设一条电力走廊在工业Ⅱ区建设330KV开关站,再从开关站出3条110KV线路,分别为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和工业Ⅱ区供电,满足企业用电需求。
基础雄厚
区内有长庆石油机械制造总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形成了煤炭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物流等支柱产业。集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中心服务区6.7平方公里道路、供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已基本到位,区内居民集中安置完成,具备了承载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建材、现代物流和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基础条件。
实施意见
2012年6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长庆桥驿马西川三个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庆发〔2012〕21号)出台后,我们按照“一区四园”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对集中区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新的《长庆桥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市级评审,目前已上报省发改委,4月底可完成审批,开始实施。
集中区规划面积拓展到195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庆阳市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结构布局为“一轴四区”:一轴,即以沿泾河自西向东贯穿工业园的42米主干道为集中区发展主轴。四区,即工业区,长庆桥中心服务区、生态保育区和温泉度假区。
其中,工业区,占地33.7平方公里,包括四个部分,⑴长庆桥镇到米家沟川区的工业Ⅰ区,占地面积7.1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维修、建材、物流、煤化工等;⑵新庄镇新华村附近区域的工业Ⅱ区,占地2.7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制化肥、碳一化工等;⑶新庄镇白店村、乔子村等区域的工业Ⅲ区,占地13.0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及煤制烯烃等;⑷太昌镇朱家村、青牛村的工业Ⅳ区,占地10.71平方公里,目前为工业区的预留发展区。
长庆桥中心服务区,占地6.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行政办公和金融服务和安置项目区内搬迁农户等;
生态保育区,占地153.61平方公里,主要为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林;
温泉度假区,占地0.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商务接待、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温泉洗浴、度假疗养等。
规划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水、电力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区位优势,经过10年时间,着力建设一批高起点、大规模、高附加值、发展前景好的大型、现代石油煤化工项目,形成以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肥料为核心,以高端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为主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煤化工产业结构,把长庆桥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庆阳市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实现经济腾飞发展的战略目标。
近期目标:(2013—2017年),开工建设工业Ⅰ区,占地面积7.1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维修、建材、物流、煤化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工业Ⅱ区,占地面积2.77平方公里。重点实施年产260万吨煤制化肥,年产66万吨碳一化工,年产40万吨煤制乙二醇等项目。
根据近期项目规划,用电负荷预测为218255 kW,原水需要量6827万吨/年。计划在工业II区设置2套300MW级超临界坑口热电站,实现发电约2×300MW。计划建设工业II区7万吨/日的净水、配水厂。计划建设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利用项目。
远期目标:(2018—2022年),开工建设工业Ⅲ区,占地面积13.04平方公里。重点实施年产360万吨煤制甲醇、年产128万吨甲醇制烯烃、年产95万吨丙烯后加工、年产60万吨乙二醇、年产160万吨煤制化肥、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及副产品加工、灰渣制砖2亿块等项目。
根据远期项目规划,用电负荷预测为433233 kW,原水需要量7976万吨/年。计划在工业Ⅲ区设置2套350MW级超临界集中热电站,增设2套350MW级超临界热电机组,满足化工园区用电需求。计划建设工业Ⅲ区40万吨/日的净水、配水厂。计划建设6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利用项目,满足入园项目要求。
规划目标实现后,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到963万吨/年和40亿立方米天然气。煤炭平均转化达到221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达到883亿元,年工业总产值723亿元,年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利税152亿元,利润109亿元。
到2022年,集中区煤炭平均转化达到3786万吨/年,耗水14382万吨/年,项目总投资达到1470亿元,年工业总产值1328亿元,年工业增加值357亿元,总利税277亿元,总利润199亿元。
今年,我们重点开工建设工业Ⅱ区,工业Ⅱ区位于新华村附近,规划面积2.77平方公里,属无煤区、不压矿,距新庄煤矿主井3公里、核桃峪煤矿8公里,离煤源近,距米家沟煤炭转运站4公里、长庆桥站10公里,外部交通便捷,铁路、公路交织,为企业原材料运入和产品外运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同时,处于最东南端、下风向,地势平缓,无地质灾害,下游为生态保育区,人烟稀少,利于环保。
重点项目
实施260万t/a煤制化肥、66万t/a碳一化工、40万t/a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360万t/a、甲醇制烯烃MTO68万t/a、甲醇制烯烃MTP60万t/a、聚乙烯35万t/a、聚丙烯40万t/a、丙烯腈20万t/a等项目,用电负荷预测为218255 kW,原水需要量6827万吨/年。计划设置2套300MW级超临界坑口热电站,实现发电约2×300MW;建设工业II区7万吨/日的净水厂、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利用项目。建成后,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到1107万吨/年。煤炭平均转化1576万吨/年。项目总投资587亿元,年工业总产值606亿元,年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利税125亿元,利润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