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温建民

温建民,男,1957年3月生,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首都名中医。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1989-1993年在澳洲学习骨科。2004年-2007年参加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并获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第十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朝阳区人大代表。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创伤二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疼痛推拿首席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骨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五"期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骨伤医学名师,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巴西国际中医学院名誉院长、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被收录者,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北京市朝阳区首批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指导老师,北京市石景山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中医专家,深圳市人民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温建民教授名医团队”学科带头人。出诊于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以及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2013年两会,呼吁设立中华母亲节

工作经历

从医40余年来,擅长中医养生保健调理;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的医、教、研工作。擅用手法、手术、中药、针灸等中西医方法,治疗肢体畸形;全身各部位新鲜、陈旧骨折、脱位及并发症;颈、肩、肘、腕、腰、、膝、、足关节疾病及骨科疑难杂症。在国内中医系统较早开展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趾关节置换术,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脊柱疾病等技术。

1983年8月--1997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病区主任。

1989年12月--1993年1月在悉尼医院矫形外科研修,主要从事腰椎骨质增生、脊柱外科的临床科研工作。并就职于澳大利亚悉尼中医学院讲师,主讲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温病学等课程。

编译了世界第一部英文版的《温病学》,2000年在美国由ParadigmPublication出版,并面向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为中医药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1993年1月响应政府回国的号召,学成回国。

1993年始,在总结国内外治疗拇趾外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正骨手法、“裹帘”外固定法及小夹板纸压垫经验,创立微创技术与手法治疗拇趾外翻极其相关畸形的中西医结合新方法,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方法术式简便、创伤小、不做内固定、矫形满意、畸形不复发、术后能生活自理、恢复快、足部无痛、合并症少。继承和发扬了中医骨伤科学,推动了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事业的发展。

1997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骨关节二科、创伤二科主任

2003年12月--朝阳区人大代表(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届)

2004年-2007年参加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

2008年3月--201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

201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

2019年被聘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大健康学院、中医研究院院长

2021年评为被首都名中医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会长。

科研成就

1、继承和发展中医筋骨理论,在总结国内外大、小切口手术治疗拇趾外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正骨手法,创立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及相关畸形的新方法(又称“温氏法”),实现了拇外翻诊疗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此项目被列为2003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4项,注册专利5个,发表文章100多篇,专著1部,教材3部,已举办18期全国学习班,在全国20个省市500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治愈5万多例患者,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国内和欧美骨科界的认同,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的成功范例。

2、在拇外翻流行病学和基因与中医理论相关性研究成绩显著。找到6个相关染色体区域,多是与骨骼和肌肉发育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会受到补益肝肾中药复方的影响。这方面研究处于国内外前沿,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3、在“陷者升其位、高者就其平”理论指导下,针对跖痛症主要病机为“跖骨头下陷”这一关键,构建了跖痛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跟西医术式相比优良率明显提高,并在全国100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4、对软组织损伤主张“以中医手段为主、西医手术为辅”的诊疗特色,凸显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建立了六步手法治疗膝腰椎骨质增生的规范化操作标准,该手法特点“轻柔透巧”,并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5、编译了世界第一部英文版《温病学》,2000年在美国ParadigmPublication出版,并在世界发行,为中医药在全球的传播做出贡献。

6、提出二期治疗是中药治疗骨折的最佳分期方法,并从影像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从解剖、细胞、分子和基因四个层次,从骨折愈合的诱导、增殖和分化三个环节,对中医药治疗骨折愈合的机制和不同分期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推动中医药治疗骨折走向世界奠定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7、主张“能中不西、能闭合不开刀复位、能微创不切大口”骨折治疗理念和围手术期中医药的辨证施治特点。建立了手法与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脱位和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新方法,研制了治疗踝关节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器,获得2项省部级奖和3项专利,同时将两项成果转化为医疗器械并产业化。

已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在研课题2项,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20项。获得国家家发明专利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70余篇,著作1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9名,博士研究生12名,博士后5名,师带徒10名。

论文著作

出版专著十多部:1998.9百病百问沙龙丛书—颈椎病防治250问;2000、2009年WarmDiseaseTheory(英文版);2000.8推拿学;2002.9骨关节外科学;2004.5骨科关键技术;2005.6百病百问沙龙丛书—颈椎病防治300问;2005.9骨伤科手术研究;2007.11现代创伤骨科学;2008.6中医骨伤科学;2010.5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2012.2骨伤科科科学;2012.8手法治疗骨科软组织损伤图释;2016.1我的脊椎维护攻略;2016.10趁着年轻养脊柱;2017.7中医骨伤科学

在国内外核心刊上发表论文二百九十多篇论文。

主要论文

承担课题

(1)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截骨有限元模型应力诱导下成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截骨有限元模型应力诱导下成骨机制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3)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截骨端稳定性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中医骨折不同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术后跖痛症机制的有限元分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6)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中医骨折三期治则对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临床研究,非教育系统回国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9)跖骨头下疼痛的生物力学定量及治疗标准化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10)拇外翻微创治疗技术器械的研制及临床运用研究,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

(11)中医骨折三期治则的实验研究及合理分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12)拇外翻畸形家族系谱遗传分析及X染色体基因的前期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课题

(13)针刀松解法基础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

(14)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全军中医药“十一/五”诊疗技术推广科研基金

(15)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微创技术的推广应用,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

(16)六步手法治疗早期膝腰椎骨质增生的疗效评价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17)拇外翻拇趾跖籽关节炎与跖骨头下疼痛及畸形程度的相关性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18)跖骨头下压力的临床定量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苗圃工程项目

(19)跖痛症分级治疗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

(20)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治疗有特色和优势病种项目临床研究

获得荣誉

1、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及相关畸形200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名)2002年获德国“新思维、新发明、新技术世界博览会”金奖(第一名,由科技部推荐)2003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十大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2、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临床研究200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3、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临床研究2001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4、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1998年获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三名)

5、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1999年获国家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名)

6、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201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7、经筋刺法的发展——针刀治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2014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8、基于“陷者升其位”的跖痛症诊疗方案临床研究及推广201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9、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被收录者(1995年)

10、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

11、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2006年)

1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

13、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7年)

14、中华骨伤医学名师(2009年)

15、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0年)

1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2012年)

17、朝阳区首批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指导老师(2012年)

18、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2015年)

19、北京市石景山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中医专家(2016年)

20、广东省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师“温建民教授名医团队”学科带头人(2018年)

社会活动

2013年两会,温建民提议,设立中华母亲节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美德,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提高人母素质,促进家庭和谐,培育全社会的爱心和道德情感。他建议:把孟母生日,农历四月初二设为中华母亲节;媒体应当向中华文化、中华节日倾斜,多报道、多鼓励中华母亲节等中华节日;全社会积极推动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利用重阳节清明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以孝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妇联组织把中华母亲节作为自己的节日,尽可能组织、参与相关活动。

2015年,福建省一起医疗纠纷经法院判决的消息引起了温建民委员的关注。在温建民看来,作为福建省首例因医疗事故罪被起诉的案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起医疗纠纷,但医疗纠纷该不该以刑事诉讼方式提出值得思考。

在第十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就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平安医院制度建设、中医药发展法规和制度建设、制定合理医改政策等领域,建言献策。共有100多个提案,许多建议已经被各部门采纳。

经常参加医疗精准扶贫,义诊等活动。

社会任职

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研究协会副会长兼骨伤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足踝学组顾问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常委、北京康复医学会传统医学分会长、巴西国际中医学院名誉院长。

参考资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 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呼吁中医院多开设产科 -安青网.安青网.2020-10-09

政协委员温建民建议增设“扰乱医疗秩序罪”.今日头条.2021-4-26

医生执业注册信息查询.北京市健康委员会.2022-04-13

温建民_北京四惠中医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2022-04-13

全国政协委员温建民呼吁:设立中华母亲节.人民网.2013-03-06

温建民 科学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22-01-07

温建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22-02-10

温建民.中国知网.2024-11-14

温建民医生详细介绍-出诊时间-评价怎么样-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医院骨关节科 - 名医汇.名医汇.2021-12-1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