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丹江口翘嘴鲌

丹江口翘嘴鲌,湖北省丹江口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8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丹江口翘嘴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物种简介

翘嘴鲌属鲤形目,是长江流域的一种古老鱼种,由于生长周期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历来是餐桌上的佳肴,有“长江上等名贵鱼”的美誉,食用历史悠久。唐朝大诗人杜甫在《峡隘》一诗中写道“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其中“白鱼”说的就是翘嘴鲌。在丹江口水库修建之前,汉江流域作为一个水生态区域和长江是相通的,丹江口翘嘴鲌属于长江流域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1958年丹江口水库落成后,汉江上游洄游类鱼类与汉江下游和长江的联系被切断,随即在库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鱼类生态区域。几十年来,库内的翘嘴鲌逐渐适应了水质、温度、酸碱度、光照、产卵场等全新的环境,开始生存繁衍,慢慢具备了背部肌肉突起、背部青灰、腹部银白、卵无黏性等特征,与长江翘嘴鲌有了明显的区别。丹江口水库独特的地质结构、水域气候、水质环境造就了丹江口翘嘴鲌这一独特的地域性物种。

栖息环境

丹江口翘嘴鲌产自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丹江口市有水域面积77万亩,占丹江口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的16.4%。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库区水面达到52万亩,水质符合国家Ⅰ-Ⅱ类地表饮用水标准,南水北调大坝加高以水域面积将近100万亩,适宜养殖丹江口翘嘴鲌。

生产情况

截至2015年底,丹江口翘嘴鲌产量达到1.05万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武汉等超大城市,部分出口到哈萨克斯坦。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白鱼除味道鲜美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等作用尤其鱼脑,是不可多得的强壮滋补品。白鱼肉性味甘、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消瘦浮肿、产后肌肉痉挛

药用价值

翘嘴红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翘嘴鲌的药用功效评价颇高:“可治肝气不足,补肝明目,血助脉。”现代中医学研究证明,春夏季捕获的翘嘴鲌可全鱼入药,其肉性味甘、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可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等症。

形态特征

丹江口翘嘴鲌体背青,腹部白而有光泽;体长而侧扁,体背略呈蓝色,背鳍、尾蓝青;头背面平直,头背部有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颌坚厚突出向上翘,上唇折叠可伸缩;眼大,腹部以白色为主,通体白色占70%,体色会随季节变化略带淡黄色。

品质特征

丹江口市翘嘴鲌因丹江口大坝修建蓄水,在特定环境(水质、温度、酸碱度、光照)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产品,嘴上翘、眼下有10至15毫米,素有“长江上等名贵鱼”的美誉。

相关传说

相传永乐皇帝朱棣南巡武当山,御舟行至汉江均州府境内时,忽有一尾大白鱼跃出水面,落在御舟甲板上。只见鱼儿活蹦乱跳,银光熠,甚是逗人喜爱。皇帝令御厨烹,品尝之后对白鱼的美味大为赞赏。从此,均州府产的大白鱼就被列为上等贡品。而在现代,丹江口翘嘴鲌鱼(均州府翘嘴红鲌)又荣获全国首家活体鱼类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汉朝,《水经注》云:“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曰沧州市,水至此,停汇渊寂,澄鲜洁,为汉江名胜首称”。

唐朝杜甫在《峡隘》一诗中写到“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白鱼”条【食疗】:“治肝气不足,补肝明目,助血脉。灸疮不发者,作鱼会 食之”。 

1958年,丹江口水库落成后,汉江上游洄游类鱼类与汉江下游和长江的联系被切断,随即在库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鱼类生态区域。

保护现状

概述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12月10日起对丹江口翘嘴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措施

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丹政函〔2007〕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浪河镇丁家营镇、石鼓镇、官山镇盐池河镇、均州路办事处、三官殿街道办事处、大坝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武当山街道办事处等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翘嘴红鲌,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

(二)养殖环境条件。

1.环境:限于丹江口市库区(汉库)水域。海拔95m至170m,平均水深35m,流速0.1至0.5m/s。

2.水质:年均水温16.2℃,pH值7.5至8.0,透明度≥0.8m,溶解氧≥7.8mg/L,氨氮≤0.2mg/L,总磷≤0.05mg/L,总氮≤1.3mg/L,高锰酸盐指数≤2mg/L。

(三)繁殖技术

1.亲鱼来源与年龄:亲鱼来源于丹江口库区(汉库)野生或人工捕捞驯化繁育。亲鱼体质健壮,性腺发育好,体色正常,4到8龄,雌雄比例2至3:1。

2.产卵:卵无粘性。每年6至7月产卵一次。产卵水温22℃至28℃。

3.孵化:取卵时防止太阳直射,孵化温度20℃至30℃,溶解氧7mg/L以上。

4.鱼苗:肉眼观察95%以上卵黄囊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且色泽光亮,群游活泼,90%以上有逆水能力;畸形、病伤率小于1%;95%以上全长≥0.7cm,体长差别≤20%,体重差别≤30%。

(四)养殖技术

1.放养密度:网箱放养密度与规格关系如下:

2.饵料使用:饵料分天然或配合饲料。天然饵料以小鱼小虾为主,投饵量以70%至80%的鱼不抢食为度,成鱼投饵次数、时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鱼种每天3至6次。

3.捕捞方式:仅限于网箱养殖或保护区域内野生捕捞,规格要求≥500g/尾。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初级加工腌制品生产工艺。

采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翘嘴红鲌为原料,利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特殊自然环境制成的初级加工鱼。工艺流程:鲜鱼→破洗→入盐→风干→分捡→包装→入库。

(1)去鳞、去鳃、去内脏,清洗干净,室内温度≤20℃;

(2)加入4%的食盐,不添加其它任何物质,腌制时间≤72小时;

(3)风干,热干燥温度5℃至28℃,风干时间≤8小时;

(4)分级、真空包装;

(5)入库贮藏温度保持-8℃至-10℃。

(六)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1)鲜鱼:肉质细嫩鲜美。背部呈蓝色,腹部纯白色,体色光亮。分为三个等级:优级、一级、二级:

(2)冰鲜鱼:以鲜鱼加冰块包装成箱,保鲜贮运。不改变鲜鱼形态,保持鲜鱼色泽和肉质风味。等级、规格同鲜鱼。

(3)初级加工腌制品:保持整体鱼的形态,不破坏鲜鱼组织,肉质细腻,呈黄白色,色泽均匀,切面紧密,咸鲜适中,无异味、无霉变。

物理化学指标:

(1)鲜鱼:

(2)冰鲜鱼:挥发性盐基氮毫克/100克≤6.5,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氨基酸总和同鲜鱼。

(3)初级加工腌制品: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丹江口翘嘴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丹江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2020年7月22日,入选湖北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人名单(第1批)。 

获得荣誉

2008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丹江口翘嘴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参考资料

“丹江口翘嘴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_水产快讯(国内水产)_水产养殖网.水产养殖网.2021-08-09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