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文(1905年—1956年1月1日),男,四川省忠县(今重庆市忠县)人,原国民党军整编第十八师师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鄂西保卫战中率部坚守石牌要塞的抗战名将。
1929年秋,罗广文毕业回到中国并前往广州市,经黄埔军校广州分校主任林振雄引荐,罗广文进入该校担任少校兵器学教官,后来升任第七期炮兵队队长。1934年初,罗广文随98师重返江西省,起初负责修建硝石至黎川县的公路。4月,他参与了进攻广昌县的战斗,并被编入由陈诚指挥的第3路军河西纵队。1943年4月,罗广文晋升为18军副军长。1948年4月,罗广文调任陆军第10训练处处长,驻地陕西安康,5月移驻重庆市。不久,在第10训练处与第8训练处合并后,他开始担任第8训练处处长。1949年12月24日,罗广文的第15兵团和陈克非的第20兵团在郫县起义,并从彭州市发出通电,宣布脱离中国国民党反动集团。1950年3月中旬,罗广文率领起义的第15兵团数万官兵,开往余杭区整训、改编。1950年10月,他被调至浙江军区军官训练团,担任团长。1954年12月,罗广文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1月1日,罗广文因脑血管出血住进济南第一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后逝世。1月5日,济南市青年公园举行了公祭哀悼大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5年,罗广文出生。其幼时在本族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11年,他进入小学就读。1919年,成功考入忠县县立中学。1924年,他前往南京报考医业专科学校,但未被录取。1925年,他东渡日本补习日语一年报考东京医牙大学,但再次落榜。
1927年,他考入东京师范学校。同年4月,受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的影响,他决定弃文从武,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炮兵科学习。1929年秋,罗广文毕业回到中国并前往广州市,经黄埔军校广州分校主任林振雄引荐,罗广文进入该校担任少校兵器学教官,后来升任第七期炮兵队队长。1930年10月,罗广文调任武昌教导第3师炮兵营少校副营长。
“围剿”苏区
1931年4月,蒋介石调集二十万兵力,发动了对江西苏区的第二次“围剿”。罗广文随军参与了这次行动。同年7月,在第三次“围剿”中,罗广文又随部队前往粤北,援助陈济棠部。193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52师和59师在宜黄县黄陂地区被中国工农红军歼灭。中国国民党残部重新组建了98师。罗广文被调任为该师的310团(后改名为588团)团长。随后,部队开往许昌市进行整补。
1934年初,罗广文随98师重返江西省,起初负责修建硝石至黎川县的公路。4月,他参与了进攻广昌县的战斗,并被编入由陈诚指挥的第3路军河西纵队。该纵队沿盱江西岸向南推进,掩护黄维、傅仲芳师占领甘竹后,继续沿朱华山、伞盖尖修筑碉堡前进,配合周营的第6师攻占大罗山。4月27日,罗广文在西华山、排山下与中国工农红军展开激战,次日成功占领广昌。此后,他随98师参加了攻占建宁、兴国等多场战役。在瑶麻岭战斗中,罗广文右肩被红军击伤,之后返回四川省养伤并完婚。1936年3月,罗广文伤愈归队,升任第98师少将参谋长。
参加淞沪、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18军接令从武汉前往保定地区参战,途中因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爆发,改道增援上海市。此时,罗广文担任第18军第14师42旅少将旅长。8月下旬,日军在上海川沙、宝山区等地强行登陆,罗广文随14师前往罗店争夺战地区。9月7日,日军增援部队抵达,意图恢复与罗店的联络线。罗广文采取了步步为营、处处设防的战术,在贾家桥、淑里桥等地与日军多次激战。上海沦陷后,第十四师奉命沿无锡、宜兴市、广德市一线,向宣城市、宁国市附近地区撤退。在广德,罗广文参与了阻击日军追击部队的战斗。1938年,湘军第18师在东富湾被敌军包围,其师长因未遵守坚守三天的命令,导致富池口失守罗广文被调任为18师副师长,代理师长职务。他收容了该师逃散的士兵,并将部队转移到湖南省的益阳市、常德市,负责洞庭湖西岸的守备工作。期间,18师划归18军建制,罗广文也正式升任为第18师师长。
整顿部队
18师原为湖南地方武装,军官贪污腐化,军纪涣散,赌博成风。为将这支队伍锻造成抗战中的精兵,罗广文在驻防益阳、重庆市期间,大力开展整训。罗广文认为整顿军纪不能仅凭军法处治,还需加强思想教育。为此,他开办了战地训练班,轮流调训全师排以上的军官。他亲自编写了两本小册子作为教材:一本名为《血的教训》,另一本名为《练兵要义》。经过整训,18师风气得到改善。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派总参议何遂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视察,称赞罗广文为“模范军人”。1940年春整训结束时,军委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前往检阅,对军容整肃、营地清洁给予了嘉奖。从此,罗广文在中国国民党军队中享有“整军能手”的盛名。
转战湘鄂
1940年5月,日军集结大批兵力,分别从水路和陆路进犯鄂西重镇宜昌市。6月初,罗广文接到命令,率部前往增援。当船队经过观音滩时,遭到了日机的扫射和轰炸。面对险境,罗广文指挥高射炮兵还击,成功击落一架敌机,其余敌机则逃窜。6月8日,罗广文乘坐先头船抵达宜昌。军长彭善随即命令18师负责宜昌城的防守。然而,此时敌军已逼近宜昌,通讯中断。罗广文连夜勘察阵地,部署防御。6月11日,日军发起了攻击,罗广文亲临前线指挥,鼓舞官兵抵抗。但由于战前局势不利,仓促应战,正面防线被敌军突破,守城部队陷入混乱。6月12日,宜昌市失守。
1941年,18师奉命开赴宜昌三斗坪镇,负责石牌要塞右派的防守任务,与南津关阵地的日军隔江对峙。此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因兵力不足而无法发动进攻。罗广文得以用少数兵力担任前线防守,同时让大部分兵力轮流进行军事训练和整训。此外,他还动员士兵帮助百姓农耕,军队自己养猪种菜,并资助当地小学改善教学设施,军民关系相处得较为融洽。为了让军心更加稳定,罗广文还将全师200多名军官的家属编成家属队,由他的妻子叶尧华负责管理。家属队进行识字教育、租地种菜和缝补军衣等工作,这一举措对安定军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3年4月,罗广文晋升为18军副军长。5月,日军调集6万兵力发动鄂西攻势,重点以1万兵力进攻石牌要塞。由于18师新任师长覃道善尚未到任,罗广文代理师长,亲临前线指挥。6月3日,战前态势得以恢复。由于石牌保卫战在鄂西会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罗广文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银盾一座。8月,罗广文晋升为18军中将军长,部队移驻三斗坪整训。同年10月,日军五个师团分三路直逼常德市,罗广文率部急行军,翻越天柱山,经渔洋关镇进入敌后,在澧水北岸布阵。援军集结、日军总退却时,罗广文奉命率18军向澧县、津市市、公安方向追击,取得显著战果。
1944年秋,罗广文受到18军副军长胡琏排挤,调任第87军军长。1945年3月,罗广文被调任军政部中将部员。8月,蒋介石任命罗广文为中央炮兵学校教育长,但罗广文因抗战八年失去兵权而心怀不满,坚决推辞,后被调往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三个月学习期满后,罗广文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集团军军长。
参预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并调集重兵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罗广文奉命派遣整编第10旅、整编第85旅,共4个团,前往鄂西北的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一带,以阻击李先念部队进入四川省。1947年3月起,蒋介石在各战场接连受挫后,放弃了“全面进攻”,转而采取重点进攻策略。罗广文奉胡宗南之命,率领师部和直属部队前往晋西南的运城市指挥作战。他的部队中,83旅的一个团和整编第10旅分两路向东渡过黄河,向芮氏推进。太岳军区的陈赓部趁罗广文尚未站稳脚跟,先是将整编第10师的28团分割包围于嵋阳镇,随后又包围了运城,占领了运城的飞机场和城外的大部分据点。面对此局势,罗广文采取了收缩兵力、据城固守的策略。蒋介石曾派飞机空投亲笔信,对他进行嘉奖和慰问。7月,蒋介石军队整编第66师的两个旅被包围在羊山集地区,蒋介石决定从陕西省调兵增援。罗广文奉命率领整编第10旅和整编第85旅,共4个团,沿陇海路东进,在野鸡岗集结,并归入第4兵团王仲廉的麾下。然而,罗广文尚未到达,第66师便于7月28日在羊山集被歼灭。因此,蒋介石撤了王仲廉的职,任命罗广文为第4兵团司令官。同年,罗广文率部参与合围大别山。12月,整编第20师在确山县被陈谢大军包围。罗广文急调整编第10师、整编第8师及整编第9旅,分别从罗山县、信阳驰援。
1948年4月,罗广文调任陆军第10训练处处长,驻地陕西安康,5月移驻重庆市。不久,第10训练处与第8训练处合并,担任第8训练处处长。1949年初,第8训练处扩编为第7编练司令部,罗广文担任司令。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共编组成六个军,即第108、110、44、72、21及112军,约16万人。这些军的师长大多由陈诚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系统的四川籍人士担任,罗广文还亲自兼任第108军军长。3月,罗广文编练的第110军一部被调往城口县、万源市一带,以防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从陕南入川。4月,他兼任川鄂绥靖公署副主任,并在大竹县设立川鄂绥署大竹指挥所,统管第110军、第108军及大竹、达州市两个专员公署。在辖区内,他设置了五个绥靖分区,与地方保安团队合作,整顿保甲组织,以加强征兵和征税工作。同时,他还与达县专员公署合作,开办巴山训练团,培训地方行政和保安团队的骨干,意图在川东北地带建立根据地。同年,罗广文在刘文辉的鼓动下决定采取强硬手段,强迫富商巨贾出资犒劳军队,以平抑物价。他指示政工处长谷若虚通知新闻界:“饿虎将武装造访豪门,借人头以平物价。”他还计划率领部队到重庆市进行武装游行。此举矛头直指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奸商,因而得到部分民众的支持。
1949年,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命令罗广文负责“清剿”川东北地区的共产党游击队。他指派108军242师师长雷鸣负责,组建了三个搜索突击队,配合地方保安团队,在华蓥山地区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清剿”。8月,罗广文在重庆参加了蒋介石主持的军事会议。罗广文受命率领第108军和第110军前往甘南青川、平武一带设防。10月初,罗广文率军转向贵州桐梓,布防于娄山关一带。途中,108军、110军和原驻贵州乌江前线的44军合并组成第15兵团,罗广文被任命为兵团司令官,仍兼任108军军长。11月,罗广文接到命令,急赴川东南地区,策应被围困的宋希濂部。由于途中不断转向,连续急行军,罗广文部队官兵疲惫不堪,士气低落,逃亡者众多。罗广文对国民党政府深感失望。11月25日,罗广文部队第241师722团团长崔百川在白马山战役率全团千余名官兵起义。11月27日,双方在江津以东的顺江场、鱼洞镇及其东南的栋青场、迎龙场等地发生激战,罗广文部队108军和110军4000余人被俘。罗广文率领余部向西撤往成都市。
走向起义
1949年12月5日,罗广文接到命令,需前往南充市、蓬溪等地收容部队。与贾应华商议后,他决定不执行此命令,仍按计划撤往成都。同时,罗广文得知蒋介石计划将其家属空运至台湾。他立即安排堂兄返回成都,将家眷转移至都江堰市,以防被蒋介石扣作人质。次日,罗广文提拔贾应华为兵团参谋长。12月10日,罗广文随贾应华抵达成都。12月11日,他携贾应华前往灌县,与已起义的刘文辉和邓锡侯会面。由于刘文辉和邓锡侯当时身处彭县,贾应华便分别与邓部军长黄隐的弟弟黄慕颜和民革成员曹惠文进行了交谈,表达了走起义道路的意愿。次日,曹惠文前往彭县,向刘文辉、邓锡侯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代表汇报了这一情况。
1949年12月21日,胡宗南集团及其在四川省境内的数十万军队被包围在成都地区。胡宗南在成都召开了军事会议,命令罗广文和陈克非两部向东突围,以掩护胡部向西康省突围。然而,罗广文却按兵不动,并于22日中午派遣贾应华和第108军参谋长张荣宪前往第20兵团,联络陈克非采取一致行动。12月23日,胡宗南逃往海南岛。罗广文则将兵团移驻郫都区,并派贾应华和张荣宪前往彭州市联系起义事宜。24日上午,罗广文的第15兵团和陈克非的第20兵团在郫县起义,并从彭县发出通电,宣布脱离中国国民党反动集团。1950年3月中旬,罗广文率领起义的第15兵团数万官兵,开往余杭区整训、改编。
致力林业建设
罗广文率部起义后,继续担任原15兵团司令官。1950年10月,他被调至浙江军区军官训练团,担任团长。次年2月,他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干休所疗养。1954年12月,罗广文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2月24日,在二届政协第一次会议上,他发表了讲话。他深感懊悔,曾受蒋介石蒙蔽和欺骗,并对中国共产党给予的“既往不咎的宽大待遇”以及“教育、鼓励和帮助”表示感激。1955年3月,罗广文被任命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林业厅厅长。1956年1月1日,罗广文因脑血管出血住进济南第一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后逝世。1月5日,济南市青年公园举行了公祭哀悼大会。
亲属关系
人物事件
整军肃武
18师原为湖南地方武装,军官贪污腐化,军纪涣散,赌博成风。为将这支队伍锻造成抗战中的精兵,罗广文在驻防益阳市、重庆市期间,大力开展整训。他首先从整顿军风军纪着手,要求部队符号背面都印有“守纪律,不贪财,爱国家,爱百姓”十二字,作为行为准则,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军法处置。在召集全师排长以上军官训话时,罗广文明确提出“赌博者杀,贪污者杀,好淫妇女者杀”。起初,有些官兵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是例行公事。为此,罗广文先后处决了聚众赌博的一名排长、一名少校军医,以及克扣士兵军饷留作全团军官生活补贴的一名团军需主任。
一日,罗广文下连队巡视,途中遇见一名伤兵抢夺商店搪瓷口盅,店家追讨。了解事情经过后,罗广文当场将伤兵击毙,陈尸公路旁,并附上“私取民物者戒”的告示。此举震惊全军,自此军风为之一振。在整训过程中,罗广文对那些自恃有后台的军官也敢于严惩不贷。政训部主任熊贻谋,仗着自己是黄埔出身,又有军委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贺衷寒撑腰,不甘居于罗广文之下,整日流连于茶肆酒楼,滋事赌博。部队由益阳市移防常德市时,政训部按兵不动,熊贻谋擅离职守前往长沙市。罗广文报请18军军长同意后,派人赴长沙缉拿。熊贻谋仗着有后台,持枪拒捕,被击伤。此事引发第9战区政工人员联名通电,要求惩办罗广文。后经第9战区政治部主任柯克述斡旋,罗广文被处以“职留任”处分。军长霍揆彰顾全抗战大局,未予转发。自此,军委会政治部也再未向第18师委派政训主任。
罗广文认为整顿军纪不能仅凭军法处治,还需加强思想教育。为此,他开办了战地训练班,轮流调训全师排以上的军官。他亲自编写了两本小册子作为教材:一本名为《血的教训》,另一本名为《练兵要义》。
《血的教训》总结了罗广文自己参加抗日战役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设想,并特别强调了发动战地民众的必要性。书中指出,对日实行坚壁清野,不留一人一粒粮,是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本册子曾被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印发至各战区。《练兵要义》则引述了《孙子兵法》中的争战之道,强调练兵不仅要加强技术训练,更重要的是加强思想训育。书中系统地向士兵讲解日寇侵华史及民族危亡的道理,以激发同仇敌忾的感情。此册被印发至全师,每班一册,作为训练准则。后来,军训部也将其转发至各战区作为练兵参考。
经过整训,18师风气得到改善。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派总参议何遂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视察,称赞罗广文为“模范军人”。1940年春整训结束时,军委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前往检阅,对军容整肃、营地清洁给予了嘉奖。从此,罗广文在中国国民党军队中享有“整军能手”的盛名。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罗广文上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林业厅厅长后,积极学习林业专业知识,埋头工作,在很短时间里,不畏艰苦,深入基层普查植林情况,制订出山东绿化规划方案。( 《 国民党起义将领》评)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丨勿忘历史,吾辈自强.澎湃新闻.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