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浯漳村

漳村,隶属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位于相山山麓,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右民系古村。村内聂氏宗祠林立,其中以中西合璧的“伟巷公祠”最为著名。全村共有60座祠堂,现存完好的有7座,包括贡公祠堂、伟巷公祠、乾塘陈氏大宗祠等。2019年6月6日,浯漳村被认定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历史沿革

浯漳村始建于宋代,陈姓奉职公在村南苦竹村开基。明洪武二年(1369年),陈氏用谦公在浯漳开基。清代,村内有四个总门和多座旌表坊、登科坊等,以及寺庙和桥梁。太平天国时期,村内遭受严重破坏。2013年,崇仁县政府制定了保护规划,并于2019年完成规划编制申报工作。

浯漳村因位于浯水、漳河两水汇合之地而得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浯漳村位于崇仁县南部相山镇镇境内,东临少华山,南临华盖山,西邻芙蓉山,北靠相山。村域面积3.5平方千米。

气候

浯漳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6℃,生长期年平均190天,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76.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至6月,5月最多。

水文

浯漳村是浯水和漳河两条小河的交汇处,汇集之后称为西宁水(崇仁河支流之一)。浯漳水发源于乐安县鳌溪镇游家门村,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浯漳、山斜崇等地,在崇仁县相山镇麻溪村从左岸汇入相水。

人口

2006年末,浯漳村共有2600余人,97%以上都是陈姓。2019年1月,村内有627户,总人口2790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人,城镇人口26人,外出务工人员831人,五保户8人,低保户71人,优抚对象6人,贫困户14户,人员39人,贫困学生10人。

经济

截至2018年末,浯漳村主要种植水稻,农民人均纯收入8900元。村公共服务设施较差,乡村道路特别是通组东路差基本没有硬化,大部分贫困户居住砖木结构的老房子。

社会事业

截至2018年末,浯漳村建有农家书屋1个,村卫生室1个,村在校学生86人,养老保险覆盖率92%,医疗保险覆盖率97%。

主要景点

自然景观

浯漳村周边有小华山、华盖山、芙蓉山、相山等自然景观。

景观建筑

贡公祠堂,明代建筑,抚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谦山公祠,三进建筑,麻石门框,墙面有简单线条图案。乾塘陈氏大宗祠,装饰讲究,门柱上塑有蟠龙图案。伟巷公祠,中西合璧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历史人物

陈仲山,浯漳村陈氏开基始祖,号南隐,其祖先从“庐陵郡”(现吉安县)迁至“苦竹”,宋末元初,陈仲山由“苦竹”迁至浯漳。

荣誉称号

2012年1月,浯漳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入“江西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浯漳古村创评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2017年7月,浯漳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传统村落。2019年6月6日,浯漳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公布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