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毛拉·穆萨·赛拉米

穆萨·赛拉米(1836年—1917年)是中国新疆的伊斯兰教法学者和历史学家,维吾尔族。著有《伊米德史》,以记录19世纪中国同治陕甘回变、同治新疆回变而知名。在赛拉米的时代,维吾尔一词尚未使用,但他的出生地和文学作品的语言使他可能被视为维吾尔人。

人物生平

穆萨·赛拉米的先祖于1538年被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汗王欧拜杜拉封为塔什干地区的伊斯兰教宗教首领。17世纪末,其家族被蒙古准噶尔汗国部首领噶尔丹强行迁至新疆。赛拉米出生于库车市西北的赛里姆,今拜城县

其父毛拉·艾沙和卓是宗教学者,在其父任教的经文学堂接受伊斯兰初级教育之后,于1847年考入库车“萨克萨克”经学堂。以优异成绩学完《古兰经》《圣训》等经典和历史、文学、天文、历法、地理、阿拉伯语波斯语等课程。

1864年,穆萨在老师奥斯曼帝国和同窗买合木丁的带动下参加了新疆各地反抗清朝暴政的农民起义,买合木丁被委派为乌什县执政官,穆萨遂被买合木丁聘为乌什清真大寺的伊玛目和该县粮库管理人。

1877年清军平定新疆后,他潜心从事著述。穆萨属逊尼派,亦受到苏菲派戛迪林耶神秘主义的影响。他熟读贾米所著的《人类的馨香》,并在其历史著作《伊米德史》中引述该书关于四千天仙的论述。他十分敬重1864年前后在新疆进行传教活动的戛迪林耶大师,故在《伊米德史》中多次赞扬他们。他还十分崇敬麻札,相信麻札能给人以福佑。

他曾游历新疆各地搜集资料。先写成《安宁史》,后经修改、补充,于1908年写成《伊米德史》。该书除简述新疆古代史和着重记述1864年新疆各地农民起义以及阿古柏入侵新疆直至灭亡的历史外,还以专章介绍1864年前后新疆著名伊斯兰教界人士的简况,是研究新疆近代伊斯兰教史的重要资料。还有《圣贤传》《艾苏哈卜·凯赫夫》(关于山洞人的传说)和《致敬书》等著作。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