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札记校正》是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为清代学者赵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代历史学家赵翼的一部著名的读史札记,为史学工作者必读书之一。书中对各朝正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分析考辨订正了重要的史实。王树民先生所作《校证》,对其书中引用的资料逐条校核,纠正了不少错误。本书自一九八四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欢迎。这次重印,整理者又对全书的内容作了修订补充。
作者介绍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大学士富察·傅恒尤重之。二十六年,复成进士,殿试拟一甲第一,王杰第三。赵构谓陕西省自国朝以来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杰而移翼第三,授编修。
后出知镇安府。粤民输谷常社仓,用竹筐,以权代概。有司因购马济滇军,别置大筐敛谷,后遂不革,民苦之。翼听民用旧筐,自权,持羡去,民由是感激,每出行,争肩舆过其村。先是镇民付奉入云南土富州为奸,捕获百馀人,付奉顾逸去,前守以是罢官。已而付奉死,验其尸良是。总督李侍尧疑其为前守道地,翼申辨,总督怒,劾之。适朝廷用兵缅甸,命翼赴军赞画,乃追劾疏还。富察·傅恒既至滇,经略兵事,议以大兵渡戛鸠江,别遣偏师从普洱市进。翼谓普洱距戛鸠江四千馀里,不如由江东岸近地取猛密,如其策入告。其后戛鸠兵遭瘴多疾病,而阿桂所统江东岸一军独完,卒以事。寻调守广州市,贵西兵备道。以广州狱旧案降级,遂乞归,不复出。
五十二年,林爽文反台湾,侍尧赴闽治军,邀翼与俱。时总兵柴大纪城守半载,以易子析骸入告。帝意动,谕大纪以兵护民内渡。侍尧以询翼,翼曰:“总兵欲内渡久矣,惮国法故不敢。今一弃城,则鹿耳门为贼有,全台休矣!即大兵至,无路可入。宜封还此旨。”侍尧悟,从之,明日接追还前旨之谕,侍尧殊赏;而大将军福康安续至,遂得由鹿耳门进兵破贼,皆翼计也。
事平,辞归,以著述自娱。尤历史学,著廿二史札记、皇朝武功纪盛、馀丛考、檐曝杂记、瓯北街道诗集。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重宴鹿鸣,赐三品衔。卒,年八十六。同时袁枚、蒋士铨与翼齐名,而翼有经世之略,未尽其用。所为诗无不如人意所欲为,亦其才优也。
其同里镇学人后於翼而知名者,有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黄景仁、杨伦、吕星垣、徐书受,号为“毗陵七子”。亮吉、星衍、怀玉自有传。
清史稿 卷四八五 列传二百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