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邱县第一中学

邱县第一中学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县城新兴路。该校始建于1951年,当时称为邱县初级中学。1958年曲周县并入邱县后,该校更名为曲周县马头中学,当年招收1个高中班。1958年底,曲周县农学院的6个班300名学生并入该校。1959年2月,香城固中学和古城营中学各一个班也并入该校。1962年,邱县中学成立,设有4个初中班和1个高中班。1964年,梁二庄中学的一个班也并入该校。1965年10月20日,该校更名为邱县马头中学。1977年,该校再次更名为邱县红旗中学。从1951年到1999年,邱县第一中学共培养了7280名初中生和9220名高中生,为大专院校输送了3900名新生,为邱县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地理位置

现已搬迁,新校位于三羊开泰东部,新一中以全新的面貌,位居县区同类学校之首。

教育特色

学校十分注重学习优秀学校先进经验,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河北衡水中学访问,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11中学等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验。

邱县第一中学是该县唯一的省重点高中,该校长期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并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于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德育工作“23456”新模式;其中包括———“两大原则:1.五育并举、德育为首;2.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三大创新:1.三级自治:校级自治、年级自治、班级自治;2.一送三帮:送温暖、帮学习、帮思想、帮生活;3.激情早操:喊响激情口号、激发学习热情。四大网络:1.班级和学生会相结合的主体网络;2.以宣传部等为主体的校外教育网络;3.以政法系统为主的法制教育网络;4.双管双教的家庭教育网络。五个窗口建设:班级秩序、宿舍秩序、就餐秩序、早操秩序、环境秩序。六个方面教育:1.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2.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3.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4.加强品德教育和规范的养成教育;5.加强纪律和法制教育;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践中,该校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实现了目标:l.充分发挥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2.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有意、有机、有理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增加教学的育人效果;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如办好各科兴趣小组,建好德育展室,充实课外读物,尤其是百部爱国主义作品及百部爱国主义影片;4.开展校内心理咨询,回复学生来信,对学生的心理障碍与疑惑进行解答和指导;5.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爱县护县等公益活动;6.认真办好业余学校、团校,组织师生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学党章,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7.进一步办好校报《烛光报》、阅报栏、橱窗、广播站

通过“23456”德育工作模式,该校将整个德育工作寓于行为规范教育之中,寓于严格的自我约束之中,将德育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开放型、规范化、全方位、有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成为推动该校整体工作的一个亮点,多次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自1998年以来一直蝉联“邯郸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称号。

校长杨书森被评为县“功臣校长”、市“名校长”。《邯郸教研》以《一颗新星从邱县升起》为题报道该校先进的办学经验。该校是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是邯郸市教育局命名的“德育示范学校”、“普及汉语示范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追求卓越,以师为本,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强管理、抓常规,树名师、育名生,重教改、树特色,创建激情校园,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成绩连年攀升,多次荣获“邯郸市高考成绩进步奖”、“邯郸市高考成绩优秀奖”。学校先后荣获“邯郸市德育示范学校”、“邯郸市安全文明单位”、“邯郸市五五普法先进集体”、“邯郸市健康校园”、“邯郸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县教学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邱县第一中学.企查查.2024-08-0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