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海宁卫校

海宁市卫生学校坐落于铁路沪昆高速铁路中段、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区,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经省、地(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中等卫生学校。

多年来,学校秉承勤学、厚德、守纪、文明的校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以“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基层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中等专业人才”为总目标,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的发展道路。

2001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一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护理专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定点学校,2005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国家级实训基地,201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学校经省教育厅评估,认定学校达到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

2013年学校被评为省改革发展示范校。

办学条件

基础设施

校园功能区布局科学,教学、实训、生活、活动用房配置合理,校园绿化率高,环境优美怡静。教学设备先进,进口和国产专业设备总投资达500多万元的标准化模拟病房在全省乃至全国卫生中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药学专业实训基地1个;另拥有系统完整的医学教学标本和各专业实验实训设备;还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计算机教学设备、校园网络、学分制网络管理系统、远程卫星接收设备、安全监控和校园广播系统。藏书8万多册的图书馆,设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建有高标准300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塑胶篮球场、排球场、体育看台、室内体育活动室等;学生生活设施完备,食堂、大型连锁超市、绿色网吧受学生普遍欢迎,学生公寓配备空调、中央集中供热水系统、独立卫生间和电话。同时学校在全省范围内建立69家与医院签约的实习基地。

专业设置

学校始终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明显。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目前学校设置全日制3年制和“3+2”学制、五年一贯制的中职卫生专业教育,有护理、药学专业、药剂、助产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其中护理、药剂为省级示范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为嘉兴市级示范专业。社会培训层次齐全,形式多样,分别为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社区护理继教培训;在职卫技人员的本、专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资格考前培训;社会服务行业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再就业培训;驾驶员急救培训。培训方式灵活多样进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专任教师179人(在编9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9.9%,现有嘉兴市名校长、名师、学科教学带头人3名,海宁市名教师2名,海宁市教学学科带头人5名,海宁市优秀骨干教师16人;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评员12人,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50人。

仅2018年在全国信息化说课、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浙江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嘉兴市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海宁市各类比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施成良校长主持的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天使文化”创设研究》获2018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姚婷老师获二等奖。嘉兴市规划课题立项3项,微型课题立项4项;海宁市规划课题立项3项,微型课题6项;嘉兴市级以上7项课题、海宁市级8项课题顺利结题。

人才培养

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方向明确,五十多年来始终以服务“三农”、服务社区基层卫生事业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树形象,强内涵,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1.依托行业办学,专业特色鲜明

学校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技能型实用型专业化卫生人才为目标,职业方向明确,行业特征显著。无论在专业课教学、实习及毕业生就业都得到了卫生主管部门及教学医院的鼎力相助和有力支撑,依托行业办学,办出了明显的行业特色

2.注重主题创建,德育成效显著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育才并举、育才先育人”的教育思想,重视德育教育活动的创新,结合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中华传统美德,组织开展以“文明礼仪星级班”和“文明礼仪标兵”为主题创建活动,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极大提高。

学校积极推进德育课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再研究》实验学校。

学校把校园文化作为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几年来常抓不懈,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省、地市各类职业学校技能、文体竞赛、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获团体奖项27项,个人奖项320多人次。

3.夯实基地建设,提升技能素养

2003年12月我校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定点学校。2005年我校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护理专业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基地设施,对内加强在校学生的实训,对外积极开展校院、校企合作,为社会提供卫生类培训。学校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契机,抓住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使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从2009年开始,我校连续七年学生参加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得证率均在95%上,近三年稳定在99%左右的优异成绩;参加国家级、省级世界技能大赛已获20金、15银、25铜的优异成绩,实习生、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99%以上,满意率为98.7%。实训基地的大力建设和高效使用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4.实践改革创新,谋求科学发展

学校坚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办学思路,科学调研,准确定位,创新开放式办学模式,积极开展校校合作、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城乡合作办学,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形成了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为主,成人高等教育、岗位培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依法治校,依章治校,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制定了各种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奖金及评优挂钩,成效显著。

稳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现已成熟运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教学模式,现正积极探索课程改革,进行校本教材开发。

社会效益

五十多年来已为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为农村、社区输送了一大批“素质好、技能强、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技能型卫生人才,大大改变了农村、社区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人才结构和技术水平,提高了学校美誉度。

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十佳创新”单位、全国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单位、浙江省中职课改基地学校、浙江省最具发展潜力中职学校、浙江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嘉兴市文明单位、嘉兴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海宁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海宁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至今已有54年办学历史。是一所经省、地、市人民政府批准面向全省招生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卫生学校。五十多年来,已培养中等医、药、护人才1.56万人,培训各层次、各类医护卫生人员5.12万人次。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特别是1999年学校易地新建后,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2001年经省教育厅评估批准,海宁卫生学校被评定为省一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文确定我校护理专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定点学校,2010年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确定我校为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300万元奖励专项资金。自1998年始,学校先后与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成教学院)、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联合办学,开设成人本科、专科学历班。2002年始,与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联合办学,开设全日制初中起点“3+2“五年制高职(大专)班,护理、临床医学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2013年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开设五年一贯制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班。

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被认定为省一级学校。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校。目前我校在全日制普通中等卫生学校中,无论办学规模、教育质量、还是社会影响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获得荣誉

全国文明风采组织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

校长施成良担任中国化学会医用化学第三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

校长助理顾忠强担任中国化学会医用化学第三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校长施成良主持的课题“新医改背景下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调查研究”在嘉兴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校长施成良被评为第九批嘉兴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全国首届护理操作世界技能大赛中获1个全能三等奖

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1个单项三等奖

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2个单项二等奖

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三等奖

周晓红老师在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

俞志文老师在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

凌杨青老师在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

周娟仙老师在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

孙翌同学在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个人全能三等奖

李维同学在全国首届护理操作世界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

2009年7月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再研究》实验学校

嘉兴市第三届中职学校运动后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嘉兴第八届职业学校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获“优秀组织奖”

嘉兴职教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

嘉兴第七届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中获二等奖

思想政治先进单位奖牌

嘉兴市文明单位

荣获“十佳职业教育创新单位”称号

被卫生部职鉴中心评为“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省教育厅认定药剂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评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医学检验专业被嘉兴市市教育局评为“嘉兴市级示范专业”

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全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标

海宁卫生学校校标

校标整体设计图为圆形,分为内圆及圆环两个部分。圆环内是“海宁卫生学校”的中文字及其拼音“HAI NING WEI SHENG XUE XIAO”,底为蓝色,文为黄白两色。小圆里的图像由“潮”和“燕”构成,寓意深刻

。色彩上,底为白,图为蓝。小圆左下方是图像“潮”,寓意有四层:

地方之“潮”:我校校址在海宁市。作为天下闻名的“潮乡”,钱塘潮最能够代表海宁地方形象。这里,“潮”的标志就很好地把学校底蕴与所在地名片结合起来了。

精神之“潮”:海宁精神为“敬业奉献,猛进如潮”。一代又一代的海宁人正是在“潮”精神的鼓舞下孜孜以求、打拼进取,才成就了今天经济发达、文化昌隆的海宁。我校一路的发展,更是“潮”精神的典型写照,而我校未来的道路,同样离不开“潮”精神的鞭策、指引。“潮”是海宁精神的内核,是海宁人的信仰,同样也是我校高歌猛进的导航灯。

时代之“潮”:再强大的力量,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的方向。我校在一批有识之士带领下,立足实际,汲取教训,借鉴经验,解放思想,大力革新,根据时代进步的需要提出发展战略,安排建设规划,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理由相信,走在一条明道上的海王星卫星,将走得很久很远。

力量之“潮”:奔放、跃动的“潮”突进的力量能够冲破一切,而我校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所能爆发的力量就像“潮”一样,可以攻克任何难关,于不可能中收获可能。

小圆右上方的图像是一只“燕”,而这只“燕”的造型却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汉字“卫”变形、加工处理而成。所以,我们粗略地看这个图像,它是一只搏击风浪的“燕”,细看又能看出它是一个“卫”字。这样,小圆里的图像在表意上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很好地把我们学校卫生类的性质给表明了。而不谋而合的是,这个图像又颇似燕尾帽上的燕尾,这又把我校是教育部、卫生部确定的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定点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护理实训基地的身份给凸显出来了。另外,“燕”的图像在这里也有两层寓意:

一、代表我校英明睿智的一批领导、勤勉求真的广大教职工、青春烂漫的莘莘学子。“燕”在风浪里穿梭嬉戏,以一种无畏的姿态笑对着汹涌的江潮,标志着每一个海卫人在滚滚时代洪流面前始终保持着翔长空的豪情,游水的自在,敢于拼搏,乐于挑战,引领着海卫步步前行!

二、代表着“希望”,江潮里面孕育的“希望”,代表着海卫的明天!这个“希望”鲜活而张扬,寓意海卫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里必将无往不胜,独占头。

再综观全图,“潮”的造型有意地设计成了字母“H”,它是汉字“海”的拼音的首字母,再联系右上方的“卫”字,刚好组成我们学校的简称—“海卫”。

最后要提的一点是,整个图画的设计,是以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散文诗名篇《海燕》所描绘的场景及其体现的意境作为蓝本。散文诗《海燕》的主题是“拼搏、奋斗、进取”,而校标设计图所蕴涵的主题恰恰为此。

精神文化

办学方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学校教育思想

育人育才并举,育才先育人

校园天使文化“三要素”

“奉献、重托、品牌”(选择了海卫就选择了奉献、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追求卓越铸就品牌)

学生发展目标

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校训

勤学、厚德、守纪、文明

学风

刻苦、勤思、实践、进取

教风

忠诚、严谨、奉献、探索

校风

务实、创新、向上、和谐

参考资料

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海宁卫生学校.2024-05-0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