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额尔敦白音

额尔敦白音,男,蒙古族,1962年9月1日生,籍贯通辽市奈曼旗。中共党员。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语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中国语言文学组成员(2008.12.30),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西藏大学文学院藏学系客座教授。

2015年4月,额尔敦白音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名单。

个人履历

教育背景

大学:1982.9—1986.7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读大学本科

研究生:1997.9—2002.7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7——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语文学系任教。

1987.9—1994.4任蒙语系助教,1994.4—2000.4任蒙语系讲师,2000.4—2004.7任蒙语系副教授,2004.7至今,任蒙语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7.8—1989.7、1992.9—1992.12、1999.5--1999.11三次进藏,历时三年在西藏大学藏文系研修藏语言文学及佛学专业;2003.9-10月、2005.5-7月先后两次赴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4.10-11月,赴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进行学术考察;2008.10-2009.4,赴日本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访问学习。

研究领域

蒙古文学:主要研究蒙古族古代藏文著作和蒙藏文学关系、佛教文学;

文艺学:主要研究蒙古族历代文论及印藏诗学;

宗教学:主要研究蒙古族佛教文化及文献。

学术成就

主持科研项目

1995—1999年主持内蒙古大学世川良一基金项目《占布拉道尔吉生平之研究》

1996—2000年主持内蒙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译注研究松巴堪布藏文诗论著作》

2003.9-2008.1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诗镜论〉及其蒙古族诗学研究》(批准号:03BZW058);

2005.5-2008.12:主持英国科学院资助项目(与剑桥大学合作)《西藏与蒙古地区的自然风景与礼仪习俗交汇处的研究》的子课题;

2005.7—2008.7:主持内蒙古大学“513人才计划”科研项目《蒙古文学批评通史》;

2007-2011年:主持中日合作项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会JSPS)《青藏铁路沿线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子课题;

1998-2010;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型辞书《蒙古学百科全书·文学卷》的蒙汉文版本的撰写工作;

2010-201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蒙藏诗学关系研究》;

2010-201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萨班\u003c智者入门\u003e综合研究》;

2010-2014:带头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文艺学创新团队,主持创新团队课题研究。

2009-2012:主持内蒙古大学211项目《详解\u003c诗镜论\u003e》;

2009-2012:主持内蒙古大学211项目《蒙古族藏文诗论集萃》。

参加科研项目

1992—1997年: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挖掘与研究蒙古族历代文论》(主持者:格日勒图);

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木刻印刷蒙古文古籍识别与检索技术的研究》(主持人:高光来。批准号码:60865003)

2009-2012:参加日本大正大学合作项目《\u003c蒙古佛教史\u003e研究》。

专著

1993年3月第一版,1997年1月第二版《魔尸传》(尸语故事),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蒙古学百科全书·文学卷》(蒙文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年10月,《松巴堪布诗学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9年11月,《\u003c占布拉道尔吉传\u003e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

论文

(1)《简述阿沛·阿旺晋美的蒙藏关系及蒙藏文化研究观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3期(与他人合作、蒙古文)。

(2)《札雅班智达罗布桑普日来\u003c诗镜三十五种意义修饰举隅乐梵天公主妙歌\u003e修饰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2期(蒙古文)。

(3)《论格西拉然巴曲扎》(俄文)《贝加尔湖土著民族语传统文化》论文集,1999年。

(4)《阿旺丹达创作论》,《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3期(蒙古文)。

(5)《简析\u003c蒙古文论史研究\u003e一书》,《蒙古学研究》1998,2期(蒙古文)。

(6)《强化戒律的文学主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4期(蒙古文)。

(7)《诗镜的命、体、修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4期增刊(蒙古文)。

(8)《松巴堪布及其作品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9)《诗镜共同修饰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0)《诗镜病论》,《蒙古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1)《诗镜论及其蒙古族诗学研究》,“基地期刊”《蒙古学集刊》2004年第1期;

(12)《宣扬佛法和空性的蒙古文学》,在内蒙古大学第四届蒙古学国际会议上宣读,2004年10月;

(13)《蒙藏文化先驱者-松巴堪布》(英文),剑桥《内亚》期刊,2006年10月。

(14)2009年《蒙古文版“蒙古佛教史”研究》,日本《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第31号;

(15)2010年《蒙古文版“蒙古佛教史”研究》,日本《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第32号;

(16)《译、注、评松巴堪布诗论著作二种》,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通过答辩。

宣读论文

(1)1998年8月在“内蒙古大学第三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议”上宣读《札雅班智达罗布桑普日来\u003c诗镜三十五种意义修饰举隅乐梵天公主妙歌\u003e修饰辨析》论文。

(2)2003年9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大学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藏学研讨会议”上宣读《蒙藏文化先驱者—松巴堪布》论文。

(3)2004年年8月在“内蒙古大学第四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议”上宣读《宣扬佛法和空性的蒙古文学》论文。

(4)2004年年8月在巴彦浩特镇召开的“全国首届阿旺丹达学术讨论会议”上宣读《蒙藏学者的创作观点》论文。

(5)2008年10月25日在日本东洋大学做了《蒙古族藏文著作概述》专题报告。

(6)2008年11月13日在日本大谷大学做了《内蒙古佛教文化和藏文著作研究概况》专题报告。

(7)2009年2月4日在日本大正大学做了《蒙古族和藏族的诗学关系》、《内蒙古佛教文化研究概况》两场专题报告。

(8)2009年11月28日在大沁他拉镇召开的“全国首届占布拉道尔吉暨奈曼旗历史文化研讨会议”上宣读《占布拉道尔吉传奇的一生》论文。

获得奖项

1999年荣获内蒙古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与他人合作)。

200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等六家单位的青年科技创新奖。

2000年8月,论文《阿旺丹达创作论》荣获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2004年10月,学术专著《松巴堪布诗学研究》荣获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及首届政府奖二等奖;

2010年10月学术专著《\u003c占布拉道尔吉传\u003e研究》荣获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

2010年6月被评为内蒙古大学2008—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