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
酸汤是一道以大白菜、青菜、野生西红柿等为原料的菜品,主要分为白酸和红酸。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酸汤,如苗族酸汤、侗族酸汤、水族酸汤、布依族酸汤等。其中,苗族酸汤最为著名,其制作方法是将米用大量的水煮半熟后,用漏斗过滤,将淘米水放到腌制坛里,煮饭时热的米汤倒入腌制坛里和淘米水充分混合,米汤不会马上酸,只要腌制坛子里还剩一点点酸汤,只要2天左右就会全酸了。酸汤时间长点了就会因发酵过度而发臭,所以酸汤在做饭的时候天天都换,加淘米水或米汤均可。据传说,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最初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的,后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及其他许多做法。
酸汤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会酿制美酒,她酿的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的小伙子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排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阿妹来唱,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这个传说说明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最初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制的,后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及其他许多做法制成。
常见分类
酸汤主要分为白酸和红酸,其中白酸又分为米制白酸和面制白酸;红酸主要分为毛辣角酸、红油酸、辣酱酸、虾酸和臭酸。
酸汤的多种分类:
以汤的质量和清澈度来分有: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
以汤的味道来分有:咸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鲜酸汤和涩酸汤等。
以汤的原料来分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等。
以民族来分有:苗族酸汤、侗族酸汤、水族酸汤、布依族酸汤等。苗族酸汤最为著名,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酸香丰富。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里,山高路远,制酸汤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种的香糯米酿制而成,味型独特、酸鲜可口,在中式烹调味中很难找到酸汤风味的味型。
米制白酸汤、面制白酸汤、毛辣角酸汤、红油酸汤都适合在酒店里制作,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餐饮业。而辣酱酸汤、虾酸汤、臭酸汤则是少数民族特有的制法,地方口味较浓,在酒店的应用率较低。
菜品特色
苗族有很多种酸汤。初步列出几种。
用米汤做的米汤酸
制作过程为当米用大量的水煮半熟后,把半熟的米用漏斗过滤。一般先将淘米水放到腌制坛里,煮饭时热的米汤倒入腌制坛里和淘米水充分混合,米汤不会马上酸,只要腌制坛子里还剩一点点酸汤,只要2天左右就会全酸了。这样的酸汤时间长点了就会因发酵过度而发臭,所以酸汤在做饭的时候一般人家是天天都换,加淘米水或米汤均可,当地有酸汤越倒越酸的说法。所以一般你到了当地,去谁家要点酸汤是不用付钱的。这也应该是当地的一个美德吧。但是千万不能用带油的勺子去舀哦,不然一锅酸汤会全坏掉的。
毛辣角酸
这种做法是用可密封不见光的土陶瓷罐,然后市场上的西红柿,大小均可。不一定是要野生的。然后放洗干净,坛子不能有水和油,一定不能有一点点油。把洗好的西红柿放进去,(当然你想做多少就放多少咯)然后放入适度的食盐,味道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和平常炒菜时放的量一样就可以了。然后把特质的坛子盖子盖上,在边上围上水这样就能密封了哦。只要过1个月就酸了哦。这样的酸汤味道很浓,一般不直接食用,可作为食用调料放。存放的最长时间从平时的保质情况看可以为3—5年。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二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三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四
选料:用当地杉木王做成的敞口大木桶(当地市场有售),或者选用瓷器厂生产的火色老、抽瓷好、无穹筋、无沙眼、体形美的敞口或有坛沿的瓷坛。
主料:大米,当地产的各种籼米,米和糯米,初起酸汤用糯米会酸得快些。淘米水和米汤均可用,以米汤为多,也可以单独用米煮米羹制作酸汤。
用水:一定要用山泉水,生熟均可。
密封:酸汤预制好放入木桶(泡坛)后,可以不用密闭封存隔绝空气,但必须用新鲜树叶、纱布、木板等盖住,以防混入杂物、杂菌而酸败变质。
放置:初制时应置于火塘边,让它的活性酶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快速成酸。泡制过程中因为不需要大量的酸汤。泡坛宜置于干燥、阴凉、通风、易取用的地方,并保持清洁卫生。
泡时:根据所用基酒、季节气温、装坛方式、个人口味嗜好而定,几天乃至数年不等。
用盐:选用咸度好、色洁白、颗粒细、杂质少的自贡井精盐为宜。
小料:制作酸汤一般不用小料,但根据个人嗜好和民族、地区不一,常选用的有白酒、料酒、米酒(又名醪糟汁,用于渗透精盐水、保持汤的清澈和起杀菌增香作用、增加发酵速度及增味)、甘蔗(吸异味、防变质)、红白糖、冰糖、干辣椒(调味提鲜)、姜、蒜、八角、肉桂、麻栗坡草果、花椒、胡椒、羚草等(除异、去腥、增香)。
参考资料
传统、特色、地道的美食,是了解贵州的最好方式.今日头条.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