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棕头歌鸲

棕头歌鸲是一种体长14.5厘米的鸟类,属于雀形目鹟科歌鸲属。它是一种冬候鸟或迷鸟,分布于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省四川省等地。棕头歌鸲多生活于海拔2400米处的杉、桦、杨、山柳和樱桃等灌杂木的地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陕西南部太白山。棕头歌鸲的学名有两个,分别是Luscinia ruficeps和Larvivora ruficeps。它属于科歌鸲属,是一种极善鸣叫的鸟类。棕头歌鸲的自然栖息地包括温带森林和温带灌丛。由于栖息地的破坏,这种鸟类可能面临威胁。

形态特征

雄鸟色彩艳丽,体型中等(14.5厘米),特征为头顶及颈背栗色,颏及喉白而边缘黑色。上体棕灰,尾栗色而尾端近黑,中央尾羽似蓝点颏。下体近白,胸至两胁具灰色带。雌鸟似雌性蓝歌鸲但头侧及颈深褐,喉具鳞状斑纹。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粉红。

叫声:极善鸣叫。叫声洪亮有力,喉音重,悦耳且有间隔,前有短过门,声如ti chulululu ti chewtchewtchewt ti titichewtchewtchewt ti cho-chutchutchut ti tiii-chuchutwilili等。(据C. Robson)。

分布区域

中国中部,冬候鸟或迷鸟在马来半岛有记录。

分布状况:分布比过去所知的仅于秦岭要广泛。在岷山北部并可能在邛崃山系也有分布,一般较罕见,但甚常见于四川省北部九寨沟县保自然护区的部分地区,栖于海拔2000~3000米亚高山林的稠密矮树丛。

生活习性

多于5月鸣叫。食蠕虫及植物。

保护级别

2021年2月,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02-09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