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国君

陈国君(1969年-2009年7月24日),唐山市遵化人。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通钢集团“7·24”群体性事件受害人。

陈国君在1995年担任遵化市钢铁厂二轧厂车间主任。1998年,陈国君担任遵化市钢铁厂炼铁厂厂长。2001年,担任吉林建龙总经理,并于2009年7月22日,被任命为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7月24日,因部分职工不满企业重组而在通钢厂区内聚集,反对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并将矛盾集中在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君身上,对其进行围堵,将其打伤。通钢合同工纪宜刚于下午6时30分左右,在听到“打死陈国君”的喊声后,用随手捡起的水泥砖拍击陈国君头部。当日晚上8时左右,陈国君死亡。

陈国君的死亡是国企改革过程中极端典型的案例。在陈国君死亡背后显示的是,在地方政府强力推进下,一个老牌国企改制遇到与其习性截然不同的民企时,产生的激烈冲突与不适。

人物经历

1969年,陈国君出生于唐山市下属的遵化市一个家境普通的家庭,26岁时担任遵化市钢铁厂二轧厂车间主任。1998年,陈国君担任遵化市钢铁厂炼铁厂厂长。

2001年,陈国君担任吉林建龙总经理。期间曾吸引外地企业到吉林建龙所在的磐石市进行投资。2005年9月,建龙集团参与重组通钢集团,陈国君随后进入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另外,2008年5月通化警方端掉靠倒卖再生铁谋私利的“李氏三兄弟”涉黑团伙,整顿通钢周边的废铁收购秩序。这导致一些人员与陈国君结仇。2009年7月22日,陈国君被任命为通化钢铁总经理。这一期间,陈国君曾分流了通钢一些实业公司,让其走向社会自收自支,不再享受通钢大集体的照顾。陈国君在吉林省建龙四年,通钢三年,七年的春节都是跟工人在一起过,没在家里过一个春节。

2009年7月24日,因部分职工不满企业重组而在通钢厂区内聚集,反对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将矛盾集中在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君身上,对其进行围堵,将其打伤。当日晚上8时左右,陈国君死亡。

2009年8月1日上午,陈国君在遵化市的殡仪馆火化。

人物事件

事件背景

2005年9月,通钢宣布30年工龄以上的职工全部下岗。这一波减员中,共有7000余人被内退和下岗,通化钢铁职工人数锐减至1.3万人。由于实行“一刀切”,很多被“砍”掉的都是技师和高级技师。这部分人被清理后,厂里出现了技术断层,建龙从外面又雇了500个技工,待遇是通钢人的几倍。2005年年底,建龙出资14亿元重组新通钢,建龙集团占36%股权。重组后,公司董事长崔杰、董事张志东、孙毅等多名老通钢管理层人士离开。

2006年6月,建龙集团派陈国君任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时33个处级干部离岗,其中1/3是专业干部。2007年,陈国君引进台湾中钢的做法,对通钢进行内部改革,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三级管理中,第一级为总经理、第二级为厂长、第三级为作业区区长(科长)。取消了车间主任和段长。取消了原来的车间主任,员工与管理层也开始疏远,自此导致通钢职工干群关系急转直下。这个举动让公司的干群关系出现了分化。陈国君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后,制订了很多项规定,动辄罚款。而管理层设有种种奖惩,监督管理工人力度加大。历经裁员、减薪、福利降低、管理苛刻,通钢人对建龙集团怨恨尤深,陈国君作为建龙派来的管理者,成为通钢人眼中的罪魁祸首。因为管理苛刻,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曾发生了炼轧厂厂长宋凯被下属员工用大锤砸死的事件。从2006年到2009年,通钢每年都会有针对建龙的游行。

2008年6月开始,钢材价格暴跌,到2009年2月,通化钢铁亏损一度高达10亿元。2009年3月,建龙提出的“股权分立”的要求。股权分立的结果是,建龙集团退出通化钢铁的全部股份,持有100%吉林钢铁股份公司股份和板石矿23%的股份。6月份,通化钢铁当月实现盈利近7000万元。

事件起因

2009年7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会议通过方案:建龙集团重入通钢,并在原有基础上增资控股,成为第一股东。当日14时,吉林省政府作出通钢集团股权调整决定。时任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时任副主任马明分别与通钢集团的领导班子成员,在通钢总部所在地长春市进行了谈话。

吉林国资委谈判的过程中信息并不透明,他们没有向社会公告,更没有向理应获知内情的通钢职工通告谈判情况,以及选择建龙集团的理由。通钢集团原董事长安凤成、副总经理孙玉斌、胡品、鞠忠等4人在谈话中反对建龙控股的决定,并集体辞职。2009年7月22日15时30分,时任吉林省副省长王祖继、时任副秘书长常明主持召开通钢集团领导班子会议,传达了省政府关于建龙集团增资扩股的决定。在此次会议上,时任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通报了有关情况及通钢领导人员人事调整意见。会后,调整后的通钢班子召开了紧急碰头会,决定除留一位副总在长春总部留守外,其他班子成员随同省国资委工作小组赶赴通化市。当晚9时30分,李来华在通化宾馆召开通化钢铁股份公司领导班子会议。多名通钢股份高层在此次会上第一次听说建龙控股通钢的决定,觉得非常突然。

事件经过

聚集

7月23日晚,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家属区有人贴发小字报、召集群众第二天(24日)早8点到广场聚集。通化市公安局和通钢集团连夜对小字报进行清理。通化市公安局要对张贴小字报人员进行掌控或训诫。

7月24日早上8点多,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吴敬堂,在通化钢铁办公大楼门前拉起了一道横幅:“建龙滚出通钢”。他的横幅挂出没一会儿,就被扯下。拉扯过程中,吴敬堂摔倒在地。这时正值夜班职工下班,路过的职工为吴敬堂打抱不平,并追打起来。与此同时,聚集的职工越来越多。被打者跑向办公大楼附近的厂区1号门,职工也跟着涌入厂区,抗议队伍越来越大。一些退休的职工和家属也加入进来。

24日早上8点半,举着横幅的职工队伍进入厂区。一些人开始堵塞炼钢高炉运输铁轨,致使1、2、3号高炉休风停工。当工人得知总经理陈国君在焦化厂时,抗议队伍开始向焦化厂行进。上午10点左右,抗议队伍将陈国君堵在焦化厂。这时陈国君在与炼铁厂厂长荆玉起谈话,过程中面对聚集抗议的工人,陈国君骂了荆玉起,并愤怒地将一个烟灰缸摔掉。他在与职工僵持的过程中,做了一个让工人下岗的动作,并说“3年后我让这厂子姓陈,让你们回家”。陈国君动员职工不要让焦化厂停工,因为通钢的焦化厂负责通化全市煤气供应任务。陈的喊话,引起群众更强烈的反击。

殴打

见情形不对,陈国君由保安掩护撤往焦化厂办公楼二楼材料科办公室。人群开始冲击焦化厂办公楼,陈国君不断地用手机与外界联系呼救,消防云梯已经架到陈国君所在的窗前,但云梯很快被楼下的工人围住,武警被人群隔开,营救失败。随后陈国君被拉出来殴打,并把他藏匿到另一个隐蔽的地方。当时有人提出,把陈国君当人质,迫使政府收回决定。中午11点前后,时任吉林省副省长王祖继传达了意见,调集警力,对现场布控。此时焦化厂附近已经布控有数百名防暴警察和武警。下午3点左右,7号高炉停工,整个厂区生产陷入停顿。半小时后,时任中共通钢集团党委书记崔杰在警车内向聚集在焦化厂的抗议者宣告,暂缓执行与建龙集团的合作通知,崔杰读完通告后,抗议者纷纷向其投掷石块。

下午4点半,数度被殴打的陈国君被人用脚从二楼楼梯上踹下。陈国君此时仰面躺倒在地不能动弹,口里喘着粗气,不能说话,有人朝其扔砖头杂物。有武警官兵要求把陈国君抬出来,遭到工人们的拒绝。下午5点10分,时任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再次来到焦化厂,宣布终止建龙集团重组并控股通钢集团的决议。通钢合同工纪宜刚于下午6时30分左右,在听到“打死陈国君”的喊声后,用随手捡起的一块水泥砖拍击陈国君头部。晚8点左右,国资委的正式文件——《关于终止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集团的通知》开始散发到厂区职工手中。这一通知也立即在通钢电视台反复滚动播放,现场不断广播。之后聚集的工人们不断散去,武警排成方阵,进入焦化厂办公楼,将陈国君抬走。

人物死亡

2009年7月24日晚上11点,陈国君被送至医院时,已经死亡。死亡报告显示死因是颅骨骨折,颅内出血。7月25日早上6点,陈国君的遗体被运送回河北省老家。2009年8月1日上午,陈国君在遵化市的殡仪馆火化。

事件处理

事件发生时,特种警察曾先后四次强行营救,均以失败告终。之后,吉林省公安厅和通化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进行立案侦查。2009年8月7日,吉林省宣布免去安凤成通钢集团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职务。

2009年10月16日,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纪宜刚被通化市公安机关抓获。另有5名涉案嫌疑人向通化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2010年4月15日,吉林省通化市中院一审法院当庭宣判,纪宜刚因故意伤害罪被处无期徒刑。被审判的仅纪宜刚一人,当地办案机关亦未就此做任何回应。

事件影响

通钢血案一度惊动中央,并成为国企改制的反思样本。此后的2009年12月,吉林省高层出现大换班。其中王、韩长赋相继卸任吉林省省委书记、省长职务。以该事件为起点,在有关“国退民进”“国进民退”的纷纭争执中,事件已被迅速符号化,通钢本身的改制亦变得更加复杂。多名离退休干部及学者总计141人,以《关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社会主义国有经济、重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倡议——从通化钢铁厂事件说起》为题上书中央领导等。

人物评价

民意若能自由表达, 矛盾或许也不会尖锐。(《人民日报》评)

陈国君的死亡只是一个国企改革过程中极端典型的案例。在陈国君死亡背后显示的是,在地方政府强力推进下,一个老牌国企改制遇到与其习性截然不同的民企时,产生的激烈冲突与不适,对于吉林省、通钢、建龙,以及通钢的工人来说,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中国经营报》评)

陈国君显然不该是愤怒的靶子,他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即使在现场有过激的言辞也罪不当死。(《中国经济周刊》评)

中国劳资关系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评)

参考资料

陈国君详细资料.凤凰网财经.2023-09-17

外来改革者陈国君其人.新浪.2023-09-17

吉林通钢总经理被职工打死事件全记录.新浪.2023-09-17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通钢罪人.新浪财经.2023-09-18

通钢工人抗议重组 新任总经理被职工打死.搜狐新闻.2023-09-17

血溅通钢重组 陈国君之死解谜.中国经营网.2023-09-17

通钢打死人事件将严查组织者 警方重金买情报.搜狐财经.2023-09-18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通钢罪人(2).新浪财经.2023-09-18

工人们为何愤怒.新浪.2023-09-17

解析通钢改制这四年.新浪.2023-09-17

建龙:并购重组的十年 .新浪.2023-09-17

通钢副总经理否认高层组织策划群体事件——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9-17

媒体评通钢事件:迷信行政权力的重组悲剧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9-17

通钢公司陈国君之死:不只一个人的悲剧.搜狐.2023-09-17

警方侦查通钢事件中陈国君被打死一案_新闻中心_正义网.正义网.2023-09-18

通钢原总经理陈国君遇害案主要疑犯被抓-通钢,陈国君-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09-17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通钢罪人(3).新浪财经.2023-09-18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通钢罪人(4).新浪财经.2023-09-18

人民日报:民意若能自由表达 矛盾或许也不会尖锐——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9-17

陈国君被殴死并购随即叫停 吉林国资委难辞其咎.中国经济周刊.2023-09-17

通钢事件悲剧背后:工人缺乏利益表达渠道.中国新闻网.2023-09-1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