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光武城遗址

光武城遗址,位于秦台西北,俗名“光广城”“光棍城”,或讹混为“广武城”,是东汉刘秀在锯燕制齐时所建。遗址因海潮冲击侵蚀,已分割成若干高台,主台面积约700平方米,高3米许,他处稍低,互不连属,排列亦无规律。曾出土汉代砖瓦陶器残片及马蹄钱、铁神像等文物。

历史沿革

光武城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光武帝刘秀在锯燕制齐的军事行动中建立了这座城池。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潮的冲击和侵蚀使得遗址逐渐分割成多个高台,其中主台的面积约为700平方米,高度约为3米。其他高台则相对较低,且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连属关系,排列也无规律可循。

文物发现

在光武城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砖瓦陶器残片,这些文物为研究汉代的建筑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马蹄钱和铁神像等文物,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汉代社会和文化的认识。

参考资料

光武城.个人图书馆.2024-09-26

东汉光武帝文秀.个人图书馆.2024-09-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