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

《亚洲史论考》是由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宫崎市定所著的一部学术作品,该书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表的多篇有关亚洲史的论著。

内容简介

历史大势

《亚洲史论考》的上卷名为“概说编”,包含5种单行本和1种短篇论文,这些作品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易于普通读者理解。宫崎市定在其处女作《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和文明主义社会》中阐述了他对东亚问题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视为十五年研究工作的总结。他提出,宋代之前的北方民族虽然拥有朴素主义优势,但在与文明主义的汉族接触过程中逐渐融合并最终消失。而宋代之后的北方民族则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出现了辽、金帝国乃至横跨欧亚的元朝。然而,由于缺乏优秀的文化,他们在面对成熟的文化时迅速衰落。宫崎市定还在书中首次提出了“中国上古都市国家说”和“五霸皆夷狄”等重要观点,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通过对西亚文明在中华文明演化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强调了西亚文明对中国的重要影响。《东洋的近世》则是宫崎市定的成名作之一,他在书中详细讨论了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大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并对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进行了全面解释和补充。《日出之国与日没之处》是一本短篇随笔集,涵盖了中日关系、倭寇问题、雷神崇拜等内容,尽管这本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撰写的,其中包含了“发扬国威”的意图,措辞上也不免带有时代特征。

治乱相继

中卷的主题是古代与中世,收录了21篇论文。宫崎市定在这部分中通过一系列论文对居住形态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特别是在《中国上古的都市国家及其墓地:商邑何在》一文中,他挑战了长期被视为定论的观点,即“殷墟安阳县小屯村”,并提出商邑实际上位于“洹河南,淇水北,黄河西”的范围内。《东洋的古代》是宫崎市定对古代史问题的总结,他在此书中强调了耕地形态变化的重要性,并得出了中国古代是一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的结论。此外,他还发表了题为“东洋的中世”的演讲,并将其整理成果收录在上卷中。宫崎市定认为中世是中国历史上较为低迷的时期,但他同时也看到了唐帝国的辉煌成就。中卷中还包括了关于天宝的四篇论文,涉及赋役、官制和吐鲁番文书等领域。宫崎市定还对《史记》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出版了《宫崎市定解读\u003c史记\u003e》一书。在《亚洲史论考》中,他也收录了两篇关于《史记》的论文,分别是《史记》的成书过程和《货殖列传》中的物价问题。

走向近世

下卷继续探讨近世的历史,收录了19篇论文。“杂纂录”也被作为一篇论文收入其中。近世见证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宫崎市定在《从洪武到永乐》和《雍正皇帝》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雍正皇帝》一书曾单独出版,书中大量使用了《雍正朱批谕旨》等一手资料,因此在《雍正皇帝》后面还附有四篇论考,以说明雍正帝在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贡献。在经济领域,宋代煤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钢铁生产的发展,这在《宋代的煤与铁》和《关于中国的铁》两篇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并将元朝的兴起放在了这个历史背景之下。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著名历历史学家、汉学家,被誉为京都学派史学的集大成者。1922年,他进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学习,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骘藏等名师,专注于东洋史的研究。1936年,宫崎市定前往法国深造。1944年起担任京都大学教授,并曾在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汉堡大学等机构担任客座教授。他曾获得儒莲奖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等多项荣誉。宫崎市定的著作在日本国内外享有盛誉,深受司马辽太郎松本清张等人的喜爱。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

参考资料

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豆瓣读书.2024-09-02

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套装全三册).缺书网.2024-09-02

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微信读书.2024-09-0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