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马塔贝莱高原

马塔贝莱高原位于非洲东南部的津巴布韦,高原中部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卡拉哈里内陆盆地。

正文

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南部有南非高原,东部有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和西北则为地势较高、世界最大的、面积达945万平方千米的撒哈拉沙漠

马塔贝莱高原位于非洲东南部的津巴布韦,平均海拔1000米。津巴布韦地形以内陆高原为主,东北部为马绍纳高原,西南部为马塔贝莱高原。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高原北端赞比西河上。

概述

津巴布韦共和国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非洲巴黎”之称。这个国家以高原为主,尤其是中部的高地草原区堪称全境地形的脊柱,大多数河流都发源于此地,分别向北流入赞比亚西河或者向南流入林波波河。平均海拔1000米。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年降雨量自东向西递减,为900~400毫米。是世界上气候最好的地区之一。

形成

非洲是个非常古老的大陆,根据地质学家研究,远在五亿年以前它的大陆轮廓就已经形成。后来,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风吹、日晒、雨淋等等的侵蚀作用,岩层逐渐被破坏,岩块变成了碎屑和沙土,风和流水又把这些碎屑沙土搬运到低洼的地方。高的地方被削平了,低洼的地方被填满了,这就使非洲变成了一个起伏不大的大陆。那么,为什么非洲没有变成以平原为主的大陆呢?这是因为,近期的地壳运动对古老的非洲大陆影响较小,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褶皱山脉,只是在不断地缓慢抬升,所以才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个高原大陆。

像非洲其他地区一样,南非地质历史非常古老,又是一个高原,全境海拔1000米左右。成土物质除基岩风化物外,有大片的沙土,而且还有黄土状物质。

气候特点

南部非洲地区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岛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等。面积六百六十一万多平方公里。

南非大部分为半干旱区,年平均降雨量511毫米,西北部为卡拉哈里沙漠,也有小面积的湿润区。南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也有雪,但季节变化正好与北半球相反——12~2月为夏季,6~8月是冬季。马塔贝莱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年降雨量自东向西递减,为900~400毫米。

草原分布于高地草原周围,是向内陆高原、西部半沙漠和沙漠区过渡的区域。气候干燥,干涸河床或作牧场,或种植耐旱农作物。灌木草原位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山脉和瓦特山脉之间,大部为多刺灌木或低矮灌木。土壤十分肥沃,适于集约耕作。低地草原由瓦特山脉向西北林波波河谷地区下降。河谷开阔,坡度平缓,土壤肥沃。气候潮湿炎热。

地貌特征

高原中部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卡拉哈里内陆盆地。盆地原为浅海,第四纪时才上升为干涸陆地,表面堆积着松软的沉积层,形成波状起伏的卡拉哈里沙漠。盆地的东南和西缘地势成阶梯状升高,呈半环状围绕高原的“大崖壁”。

南部非洲由三种地形所組成:一是內陆高原,二是从內陆高原通往海岸线的斜坡帶;在这两种地形之间的地段称为陡坡帶,陡坡帶是南非最显著且连贯的地形。

土著居民

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指津巴布韦西南部班图语系马塔贝莱人集中居住区。马塔贝莱人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来此,主要从事畜牧业与耕作业。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十九世纪末,当地人民曾举行反对殖民者的起义。

饮食习惯

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是“石屋”或“石头城”的意思,其民族多数为黑人。黑色象征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红色象征人民为独立进行武装斗争所洒的鲜血,黄色象征国家的矿业资源,绿色象征农业,白色象征和平。

这里里的料理主要是由非洲菜以及英国菜组成。前者通常是用他们的主要食品玉米磨成粉调和成Sadza,再浇上被叫做Nyama的肉汁。一般用牛肉和鸡肉,偶尔也用鳄鱼肉或者羚羊肉做肉汁。

人们很少出外就餐,所以在饭店吃饭的几乎都是外国人,西餐价格不菲。

饮料一般有咖啡、红茶、炭酸饮料,也生产像东方米酒一样的酒类,但是国人最好饮用本地产啤酒和葡萄酒

相关词条

津巴布韦南部非洲高原马绍尔高原马塔贝莱人班图语系博茨瓦纳赞比亚马拉波尔斯国家公园萨比切俄雷旅行区赞比西河大津巴布韦南非高原隆达高原比耶高原阿赞德高原提贝斯提高原科尔多凡高原乔斯高原东非高原

参考资料

1、http://www.gzwaishi.govcn/show.aspx?id=7155\u0026cid=69

2、http://www.u2000.com/qita/images/0631.HTML

3、http://www.china-visit.com/tour/china/19126.html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