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西部,东与鼓楼街道、南环路街道相邻,南接洪洞县堤村乡,西与汾西县僧念镇相连,北与退沙街道相接。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3392人(2020年)。白龙镇是一个以煤炭工业为主的乡镇级行政单位,同时也是霍州市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
历史沿革
白龙镇的名称来源于当地传说,古代村庄及村东河滩上空常有白色巨龙出现,因此得名。
1952年1月,从汾西县重新划归霍县,属第区。
1956年4月,属霍县白龙乡。
1958年6月,属霍汾县白龙乡。同年10月,属洪洞县红星公社。同年12月,属洪洞县城关公社。
1959年7月,属霍汾县城关公社。
1961年5月,属霍县白龙公社。
1984年8月,白龙公社改白龙镇。
1989年12月,撤县设市,属霍州市。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白龙镇地处吕梁山脉隆起地带与汾河谷地之间,镇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峰位于韩南庄村西土垣上,海拔1250米;最低点位于陈村村东河滩,海拔521.9米。
水文
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汾河、西青龙涧河、大沟河3条,河流总长度32千米。汾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流经牛腰、后湾、涧北、白龙、陈村镇、寺庄等村,全长10千米。
自然资源
白龙镇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主要为煤炭,储量7亿吨,属于低硫肥煤,含硫量0.3%~0.5%,发热量7000大卡~8200大卡。
行政区划
1961年5月,白龙镇辖白龙、寺庄、陈村、涧北、柏木沟、马岭、虎头山、燕南庄、陈家庄、柳树腰10生产大队。
1984年8月,白龙镇增设养马岭村民委员会,柏木沟生产大队分为牛腰、前柏木沟、后柏木沟3村民委员会,改辖13村民委员会。
2001年7月,原什林镇所属韩南庄村民委员会划归白龙镇,白龙镇辖14村民委员会。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辖白龙、寺庄、陈村镇、涧北、牛腰、前柏木沟、后柏木沟、韩南庄、马岭、燕南庄、养马岭、虎头山、柳树腰、陈家庄14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白龙镇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乡人民政府驻白龙村。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辖区总人口1861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19人,城镇化率50.1%,另有流动人口64人。总人口中,男性9408人,占50.5%;女性9206人,占49.5%;14岁以下7584人,占30%;15~64岁8238人,占55%;65岁以上2792人,占15%。总人口全部为汉族。
2011年,人口出生率8.58‰,人口死亡率1.97‰,人口自然增长率6.61‰。辖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47人。
截至2018年末,白龙镇户籍人口28410人。
经济
白龙镇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其中煤炭工业是主要支柱。镇内有多个工业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此外,农业、商业和服务业也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白龙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2011年,白龙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2011年末,白龙镇有商业网点549个,职工1098人。 截至2019年末,白龙镇有17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9个。
农业
2011年,白龙镇有耕地面积11200亩,人均0.6亩。2011年,白龙镇农业总产值3300万元,比2010年增长6.4%。
白龙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白龙镇生产粮食4500吨,人均242千克,其中小麦2500吨,玉米1500吨。
白龙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白龙镇生猪饲养量27400只,年末存栏6000只;羊饲养量9400只,年末存栏5400只;牛饲养量359只,年末存栏286只;家禽饲养量45600羽,上市家禽38400羽。2011年,生产肉类1900吨;畜牧业总产值12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4%。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有森林面积12000亩,林地面积3800亩,农民住宅四旁植树14万株,林木覆盖率16.7%,活立木蓄积量4万立方米。
2011年,白龙镇水果种植面积80亩,产量4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产量39.2吨。
2011年,白龙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12台(辆)。
工业
2011年,白龙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比2010年增长18.7%;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89.6%。
商业
2011年,白龙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亿元,比2010年增长1.0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0万元,比2010年增长1.4万元。
邮政业
2011年,白龙镇镇邮政业务收入0.4万元。
电信业
2011年,白龙镇电信业务收入690.9万元。
交通运输
白龙镇交通便利,有108国道过境,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32千米。镇区内有公交汽车线路,道路总长度14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有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45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6所,在校生1105人,专任教师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6人,专任教师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3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专业卫生人员4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
2011年,白龙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56人次,出院病人107人次。
2011年,白龙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文化艺术
截至2011年,白龙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6个。
白龙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威风锣鼓,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表演,1990年参加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表演。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100%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8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00人,经营管理人才1500人,技能人才1200人,农村实用人才1600人。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白龙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户,人数141人,支出43.09万元,比2010年增长4.2%,月人均254.7元,比2010年增长22%;城市医疗救助3人次,共支出1.92万元,比2010年增长2%。
2011年,白龙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76户,人数880人,支出169万元,比2010年增长57.5%,月人均160元,比2010年增长29.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人,支出5.0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人,支出3.2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人次,共支出1750万元,比2010年增长8%;农村临时救济80人次,支出1万元,比2010年增长50%。
2011年,白龙镇有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9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9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1千米,投递点18个,乡村通邮率100%。白龙镇有固定电话用户6400户,移动电话用户9600户。
广播电视
截至2011年末,白龙镇有中央及各省、市的136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38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供电
2011年,白龙镇镇区有35千伏变电站(所)2座,主变压器3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5.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