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榄色黄,有浓厚甘草甘味、咸、甜、酸均有,与辣椒榄一样,有一定韧度和咀嚼度,它不要求清甜爽脆,与化皮榄不同。
简述
甘榄是常用植物药别名橄榄、白榄来源于甘榄科植物甘榄橄榄属 album(Lour.)Raeusch.的根、叶、果实。甘榄为常绿乔木,高10~20米;含芳香没药树。单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互生;小叶9~15,对生,卵状长圆形,长6~18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而偏斜,边全缘,无毛,网脉两面明显,下面有小窝点。花白色;复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稍短于复叶。核果卵状长圆形,熟时青黄色,两端锐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生于低海拔杂木林中。产于河池市、南宁市、钦州市、玉林市、梧州市、柳州市各县市;分布于广东、台湾省、福建省、四川省、云南省等省份;越南也有。全年可采根、叶,8~10月采果实,晒干备用,其中以榄之香品种最为珍贵,肉质好营养药用成份高。现也是福建果农们争先种植的品种。。
根,味谈,性平。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利关节。果实,味甘、酸,性平。清热解毒,利咽喉。果核,味甘、涩,性温。行气止痛。
用法
应用 榄之香橄榄根,治风湿性腰腿痛、手足麻木、产后风瘫。果实,治咽喉肿痛、咳嗽、肠炎腹泻、痢疾。果核,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骨鲠喉。
用法用量 根100克,果实100克,水煎或配猪肉炖服。果核3~6克,烧存性研粉开水送服或磨汁服。
方例
1.骨鲠喉 甘榄(甘榄)果实9克,水煎或捣汁服,或用果核6克,烧存性研粉,开水送服,或磨醋含服。
2.冻疮 甘榄(甘榄)果实适量,烧存性研细末,茶油调涂。
化学成分
果实含蛋白质l.2%,脂肪l.09%,糖类12%,钙0.204%,磷0.046%,铁0.0014%,维生素c0.02%。种子含芳香油及香树脂醇等。种子油中含多种脂肪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麻酸等。茎叶中含短叶老鹳草素。全丝桃,并没食子酸。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3-表-α-香树脂醇,3-表-β-香树脂醇,乌苏-12-烯-3α,16β-二醇,乌苏-12-烯-3β,16β-二醇,木犀榄12-烯-3α,16β-二醇等成分。
综述
甘榄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果肉富含钙质与维生素c,果实常常加工成:拷扁榄、大福果、十香甘榄、去皮酥、咸甘榄、玫瑰甘榄等等。
甘榄树生长力强,适应性广,河滩、洲地、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后、零星杂地均可种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树种。它树姿优美,四季常青,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甘榄是福州市特产,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初吃福州甘榄,只觉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福州甘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县、闽清县两县的产量最多。
甘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一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甘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甘榄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橄揽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此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甘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
“桃三李四甘榄七”,甘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甘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甘榄树每结一次果,次年一般要减产,休息期为一至两年。故甘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
甘榄有“蜜渍”、“盐藏”等多种加工办法。福州市甘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榄之香,檀香、惠圆、长营、羊矢\黑三棱等10余种,近年来福州的饭店酒楼中,把生甘榄捶扁,用红曲霉腌后上桌,风味独特,很受欢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