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光故居,位于华城镇黄埔村下四角楼,由其祖父李绍纪等建于清代,为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坐南向北,面宽60米,进深43米,占地面积4140平方米。现故居内存放有李状元练武用过的铁关刀、御赐的《状元及第》《御前侍卫》和名家馈赠的金木雕匾额。2010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李威光故居位于广东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李威光是广东历史上五名武状元之一,历任御前待 卫、广西提标左营游击、黄岩区镇压镇标水师中军游击、福建烽火门参将、闽安协副将、南澳岛总兵等职,晚年因病归乡。李威光一生精于海战,屡平海寇,抗倭保台,战功显赫,封四世武功将军。该屋为三堂、四横、一围龙,是典型客家民居。屋门前有禾坪、照墙、转斗门和月池。整座建筑为灰、砂夯筑墙体,木桁桷悬山瓦顶,建筑保存完好。堂屋内仍保留李状元练武用过的长2.5米、重64公斤的铁关刀和武石,以及御赐或名家馈赠的《状元及第》《御前侍卫》《会元》《进士》《世爱国恩》《世受恩伦》等金木雕匾额。1994年9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介绍
李威光,文武双全,清乾隆壬辰武科状元,《梅州市志(1999)》对其事迹有载:“李威光(1735-1793),字作,号韬亭,谥忠孝端和。黄埔区人。父李资始,邑生,对威光从小习文学武管教颇严。威光先以学文,曾考取文秀才。其身长七尺,后投馆学武,力过人,尤精弓马。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由县学武生中恩科武举。后因家境不宽,险半途停学,幸得其叔李锡义鼎力资助,延续深造,武艺精深。三十七年壬辰(1772),赴京参加恩科会试,获第一名(会元),殿试钦点武科状元及第,授头等侍卫,任御前侍卫,在銮仪卫行走,随围一次。四十二年(1777),授广西提标左营游击,改任浙江黄岩镇标水师中军游击,后升福建烽火门参将。五十一年(1786),台湾天地会会匪林爽文叛,李威光率漳泉义勇进剿,事平以军功加一级,记功二次,升台湾安平协水师副将,调闽安协副将,署任海坛岛、南澳岛总兵,诰封四世武功将军(从二品)。后因病辞归,五十八年(1793)卒于乡。”
保护措施
1994年9月,李威光故居被五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五华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通过省验收,李威光故居等被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2015年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分配方案中,李威光故居修缮工程获得250万元的款项扶持。
2019年,五华县在李威光故居布展,宣传李威光少小立志、文载五斗、武冠中原地区、精忠报国的一生。在李威光故居室内开展陈列展示与活化利用,展示李威光生平事迹,充分发挥其爱国忧民精神之教育作用,激发后人发奋读书、热爱祖国。
参考资料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十四大名人故居 李威光故居.梅州市人民政府.2024-09-24
武状元李威光故居- 梅州日报数字报.梅州网.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