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高伯适

高伯适(1809年—1853年),字周臣,号敏轩,又号菊堂,是越南阮朝时期的诗人和民变首领。他在北宁省嘉林县富市社出生,早年通过乡试,后在河内通过会试,考中举人。他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曾在河内的西湖和竹帛湖一带建立府邸,并与当时的文人交往。他曾在礼部行走,后被任命为国威府教授。

人物生平

高伯适出生于北宁省嘉林县富市社,他的父亲是高辉讲。他和哥哥高伯达是双胞胎。从小,他就展现出了学习的天赋,1821年通过乡试,1831年,在河内通过会试,考中举人

1834年,高伯适在河内西湖和竹帛湖一带建立府邸,并与阮文超、阮文理等著名文人经常往来。

1841年,高伯适获准在礼部行走。

1847年,高伯适在翰林院成立膜文诗社,阮咸宁、丁日慎、松善王白毫子、绥理王阮福绵寊等著名文人加入了这个诗社。

1850年,高伯适被任命为国威府教授。然而,他常受到上司的欺凌,愤而辞官归乡教书。

1854年,山西省发生农民起义,黎维被推为盟主。高伯适前去投奔,被黎维秬封为国师。同年腊月,山西省副领兵黎顺奉命清剿这股被称为“蝗贼”的起义军,高伯适被俘,押回家乡斩首示众。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