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玲
朱巧玲,女,1962年12月出生,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于1983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获学士;198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正在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朱巧玲教授职称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校教龄18年。她曾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湖北高校"两课"教学先进工作者称号、校优秀女职工称号等荣誉。2004年,她入选学校"511"工程的科研骨干教师。此外,她还曾出访乌克兰国立经贸大学作课题合作研究。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8年10月―1994年11月,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讲师。
1994年12月―2003年6月,任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1996年12月,取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03年6月,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08年1月,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2017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院教职工做了一场题为《如何学好讲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彩学术讲座。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人力资源的开发》(2003年结题),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5年主持完成 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国企改制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和谐湖北的构建》(课题负责人)。此外参加完成的其他课题有《加入WTO后湖北引进外资的制度环境及评估体系研究》;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多媒体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研究——以政治经济学为例”。
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广东商学院学报》《改革与战略》《辽宁经济》《湖北社会科学》《湖北招生考试》《学习与实践》《长江日报》《辽宁日报》《武汉宣传》等报刊杂志上还发表了数篇论文。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制度和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
著作教材
《产权制度变迁的多层次分析》(专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新制度经济学》(教材)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学通论》(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政治经济学》(教材)2005年修订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论文
1、论市场的上层组织及其功能。(第二作者)2007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学文摘卡》2007第2期转摘。
2、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述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二作者)第23卷2006.7。
3、转型期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多视角分析”,《财贸经济》(第二作者)2006.1(被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4、论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家的四大职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06.3(5月)。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学文摘卡》2006.3全文转载。
5、集体行动的困境与制度选择。《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6(11月)。
6、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构建。《经济评论》(第一作者)2006.5。
7、寻租理论:产权理论的一个扩展:兼论新产权理论的构架及其现实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被人大复印资料F11《理论经济学》2006.10期全文转载)2006.4。
8、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的产权制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3期。
9、学习马克思的理论有用吗?。《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10、第五届全国政治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经济学动态》(第二作者)2004年第1期。
11、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移植及其绩效问题。《福建论坛》(第一作者)2004年第4期(该文人大复印《理论经济学》2004年第11期转载)。
1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13、论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4、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安排。《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5、非市场化制度安排、制度租金与制度成本。《财贸经济》(第一作者)2002年第11期。
16、人力资源—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企业经济》2002年第1期。
17、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经济管理》2002年第5期。
18、从加入WTO谈中国人力资本投资。《财贸经济》2001年第11期。
教学成就
主讲课程
本科生: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硕士研究生: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巧玲教授来校讲学.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02-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导师风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官网.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