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

《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是由周晓虹编著,于200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书中涵盖了对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的各种社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度探讨,涉及领域广泛,包括阶级阶层划分、中产阶级现象、城乡社会结构变化等议题。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一书从多个视角出发,详细剖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衍生出的多种社会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议题不仅限于阶级阶层的划分,还包括中产阶级的现象、白领群体的发展、城乡社会结构的演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挑战、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探索、公共领域的腐败现象、家庭婚姻状况、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全书内容丰富多样,讨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

目录

-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代序)

- 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 全球化、多元现代性与中国对新文化秩序的追求

- 中国研究如何为社会学理论做贡献

- 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

- 当代中国研究在北美:超级强权下的边缘人语

- 半个世纪的伙伴:美国的中国研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 费正清:西方中国学的拓荒者

- 坚持市场取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格局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

- 全球化时代社会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及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型

- 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的社会公益行为

-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

- 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

- 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

- 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

- 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

- 白领:新兴的中产阶级

-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 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论——中国城市社会来临的思考

- 整合与链合——法人团体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

- 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来自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

- 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中外社区教育比较研究的三个向度

- 村队场景:革命表象下演绎的传统——以20世纪70年代浙北联民村为例

-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 中国“非东西”乡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论信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 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 家庭生命周期:夫妻冲突的经验研究

-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 青少年明星崇拜与杰出人物崇拜: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1998~2001年的研究与思考——偶像与榜样选择

- 中国当前腐败现象根源的社会学分析

- 致富是光荣的:当代中国增长着的期望、降低着的控制以及逐步升级的犯罪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豆瓣读书.2024-09-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豆瓣读书.2024-09-12

内容简介.读书网.2024-09-1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