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罗朗(法语:Auguste Laurent,1807年11月14日—1853年4月23日),法国有机化学家。出生于朗格尔,卒于巴黎。罗朗与热拉尔(Charles Fréderic Gerhardt)共同发展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他发现了、蒽醌、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芘和吲哚醌等多种物质。罗朗在波尔多大学担任教职,并在热拉尔的指导下研究。他为有机化学命名系统做出了贡献,基于分子中原子的结构划分,以确定分子在有机反应中的组合方式。罗朗因肺结核在巴黎去世。
人物经历
罗朗1830年毕业于巴黎矿业学校并获工程师学位。1830~1831年,做J.-B.-A.杜马的助手,研究有机分析。1832~1834年,在塞弗勒皇家陶瓷工厂工作。1837年获索邦大学理学院科学博士学位。1838~1846年,任波尔多学院化学教授。罗朗184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50年当选为英国化学会外国会员。
主要贡献
罗朗1832与杜马共同发现并分离出蒽,1836年发现蒽氧化制蒽法和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法。他支持并发展了杜马的取代理论。1841年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酚,并制成其衍生物三硝基苯酚,并在研究靛蓝的基础上制成了吲哚醌及其衍生物。1845年在巴黎建立一个研究室,与化学家C.-F.热拉尔一起研究并发展了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分类法。他的名著《化学方法》一书在他死后于1854年出版,1855年出了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