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丁德合

丁德合(1883年—1918年),字瑞符(府),号睡佛,河南新乡七里营人。

1906年,丁德合考中清末最后一科举人。约在1907年,他进入保定优级师范学习,1910年毕业后他曾任教于河南省二师、中州公学。1913年,丁德合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约在1916年归国,任教于河南第一师学校。1917年春,丁德合担任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前身)校长。

丁德合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校长期间,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职员聘用章程》,主张选用师资打破派别观念,以人才为唯一选用标准。帮助建立文科学生自治会,鼓励学生自治,倡导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从而推动了全校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

人物经历

丁德合生于1883年,是河南新乡人。丁德合幼年时家境并不宽裕,1906年,他考中清末最后一科举人。约在1907年,丁德合进入保定优级师范学习,1910年毕业后他曾任教于河南省二师、中州公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1913年,丁德合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约在1916年归国,任教于河南第一师学校。在这期间他倡导并创办了七里营学堂,把近代教育的形式推广到了农村。1917年春,丁德合担任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前身)校长,他任职期间很重视招贤纳才,当时学校就聘用多名外籍教师,著名的学者冯友兰也曾在学校任教。1918年,丁德合因伤病辞职,不久病逝,年仅36岁。

丁德合逝世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师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灵柩归乡仪式。其入殓的棺椁龙头凤尾,由开封市送归新乡市安葬。其灵柩每过一县,都有当地县长率众迎送。

亲属关系

人物影响

丁德合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校长期间,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职员聘用章程》,主张选用师资打破派别观念,以人才为唯一选用标准。帮助建立文科学生自治会,鼓励学生自治,倡导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从而推动了全校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

人物评价

丁德合先生尊师重教,广揽贤才,治学严谨,尤其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提倡言论、学术自由;他为整修校园,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他的任期虽然短暂却在河大校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洛阳市第十二高级中学的教师评)

参考资料

河南大学历史上的今天 1月29日.河南大学.2024-09-08

国庆特辑(四)|教育世家—附属中学 聂燕舞.西安工业大学工会委员会.2024-09-08

【至善悦读】“我是景色 也是目光”.河南大学.2024-09-08

书法名家---丁文行.工艺美术专委会.2024-09-08

【十二高 . 教师发展】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项培训心得(“五星”支部创建—教书育人星).洛阳市第十二高级中学.2024-09-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