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14直升机是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种单悬翼岸基反潜直升机,北约代号为“雾霾”。该型直升机是为了满足苏联海军对中型直升机的需求而研制的,首次试飞是在1974年。米-14直升机主要用于搜索和救援任务。该型直升机由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基于米-8直升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然而,由于进行新一批直升机的研制和对米-8直升机的改进,米-14没有在苏联海军长时间服役,逐渐被米-8等机型所代替。
服役情况
由于多种原因,米-14没有在苏联进行长时间的服役,很快就退出了苏联的列装武器,本机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没有服役,还是现在还有少量米-14在俄民航服役,但是在不久也将推出民航机队列。
波兰海军装备
新型米-14PL/R(R表示救生)直升机已经交付波兰海军。该型飞机是在米-14PL反潜直升机基础上进行的改装,改装厂为位于波兰罗兹的军用飞机维修厂。按照这个方案共改装了两架直升机,第一架直升机编号为1012,2010年12月20日开始首轮飞行试验;第二架飞机编号为1009,目前正在维修厂进行交付前的试验工作。
直升机除了按照救生用途进行的改装,还更换了一些其他设备,包括安装了新型气象雷达、新型无线电导航设备、新型救生绞车、新型发电和液压设备,以及安装了新型探照灯。主要运载入口增加了尺寸,便于救生担架的进出。除此之外,载货舱也进行了改造,医疗手术设备替换了之前的反潜防御用设备。
两架米-14PL/R直升机可以顶替3架米-14PS救援直升机。米-14PS直升机是波兰海军之前使用的救生机,其最后一架(编号为1013)在去年12月达到26年使用极限后退役。
发展沿革
米-14是为满足苏联海军的需要而衍生的“变种”米一8北约代号一烟雾”。米一14采用大功率TV3一117涡轴发动机,机身改成了船底型、外加两侧浮筒和尾部小浮筒,起落架改为可收放形式尾梁前部下面有一个多普勒雷达盒,但海军只采用卡莫夫设计局共轴旋翼直升机作为舰载机,米一14只被海军陆基航空兵采用。
米-14直升机家族包括基本型,反潜型,搜索救援型、扫雷型、米-14P两栖运输型、米-14PZH灭火型。灭火型一般在基型基础上改装。改装单价约100万美元曾经出口保加利亚10架、古巴14架、利比亚12架、波兰17架、罗马尼亚6架、德国8架、叙利亚12架、朝鲜10架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4架。
技术特点
米-14反潜型有4名机组人员装有12-M型搜索雷达,RW-3无线电高度表、ARK-9和ARK-U2自动测向仪。DISS一15多普勒雷达。AP34一B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悬停系统。机腹右后方有一个吊放声纳,机身前部装两个OKA-声纳浮标或照明弹,坐舱后方APM60拖拽式磁探仪机腹底部弹舱可装鱼雷,炸弹和深水炸弹配有WAS-5M-3救生船。供迫降逃生之用。
海马的另一面全非的变种,就是鼎鼎大名的米-24母鹿,米-24把米-8直升机的驾驶舱改为纵列双坐,货仓改为只装载8名士兵,加装了短翼、武器挂点、机枪、火控系统和装甲,成了俄罗斯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米里设计局提出把米-8改造为米-24时,还曾经受到强烈质疑,但事实证明米-24相当成功的。
飞机功能
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大规模装备和应用的共轴双旋翼交叉式直升机虽然在技术上存在很多极具吸引力的优势和特点,但是直到目前仍然无法动摇常规尾桨式直升机的统治地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在结构上与常规尾桨式直升机存在很大的区别,苏联/俄罗斯海军舰载直升机普遍采用共轴双旋翼直升机,而常规尾桨式的米一14直升机只被作为陆基海上巡逻机使用。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在俄罗斯海军中基本上都用来执行搜索/反潜的任务,但俄罗斯军方仍然利用共轴双旋翼技术开发了带有武装的攻击直升机。卡一50与米一28己经持续了十余年的竞争鹿死谁手尚未揭晓,卡-29突击运输直升机因此成了现役共轴双旋翼攻击直升机的代表。
性能数据
米-14直升机参考数据
参考资料
原创 空中飞行的“烟雾”——米-14“烟雾”.搜狐网.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