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西兰秧鸡

新西兰秧鸡(学名:Gallirallus australis),是鹤形目秧鸡科的一种鸟类。

形态特征

新西兰秧鸡是纹秧鸡属(Rallidae)的成员之一,这是一种好动的鸟。它们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只要看到它们那特有的短翅就能准确的识别。它们壮硕而笨重的躯体披满褐色羽毛,上面有黑色的条纹。这种不会飞的鸟具有一条很长的尾巴,喙长而弯曲,强壮的腿上布满网纹。前额羽毛较硬,嘴长等于或长于跗;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初级飞羽上有斑纹。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跖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趾间无蹼。上体褐色有黑色条纹,面部和下体前部为灰色或灰蓝色。雌雄羽色相似。新西兰秧鸡有四个亚种,亚种的外表看来有些微小的差异。

分布范围

新西兰秧鸡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州及其附近的岛屿)。亚种Gallirallus australis greyi分布在北岛,Gallirallus australis australis分布在南岛西部地区,Gallirallus australis hectori原分布在南岛,后被引入查塔姆群岛,Gallirallus australis scotti分布在斯图尔特岛及其它小岛屿。

生活习性

新西兰秧鸡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离飞行。飞行时头颈前伸,双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每窝产卵6~7枚。卵粉褐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细斑。雌雄共同孵卵。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毛,为早成性。

生长繁殖

新西兰秧鸡实行单配制,有领域性,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用细枝、芦苇或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尔也把巢建在灌丛中。雌雄共同喂养照顾雏鸟,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

亚种

Gallirallus australis greyi,分布在北岛

Gallirallus australis australis,分布在南岛西部地区。

Gallirallus australis hectori,原分布在南岛,后被引入查塔姆群岛。

Gallirallus australis scotti,分布在斯图尔特岛及其它小岛屿。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