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邓成义

邓成义,生于1931年4月,四川营山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担任营山中学语文教师及教研组长,后来转至营山回龙中学继续担任同样的职务。他还曾是营山县政协委员、常委。

教育背景

邓成义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具备深厚的语文教学理论基础。

职业生涯

邓成义自1950年起投身于语文教学工作,除了最后十年,他一直兼任班主任,秉持着教书育人的理念。他在50年代还担任四川省营山中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积极参与儿童活动,因此在1954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并获得政府表彰。此外,他在《红领巾》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儿童故事,并在省内报刊发表了三十多首诗歌。

教研成果

邓成义在60年代专注于语文教改,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特色、思想教育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他对当时的“红领巾”教学法持批评态度,并在《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期刊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和教学总结。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倡导民主,关心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转化成长。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许多毕业生至今仍保持紧密联系。

文学创作

进入70年代,邓成义致力于作文教学改革,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写出更生动的作品。这些文章被《四川农民报》多次采用,并获得了新华出版社的高度关注。80-90年代,他主要负责高三年级的教学,为高考做准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退休后,他曾赴甘洛支持民族教育,并开始撰写散文和杂文,其作品在多个刊物上发表,反映了他对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看法。

社会影响

邓成义的教学研究成果不仅在地方媒体上发表,还在全国性报纸《光明日报》和《四川日报》上刊登,并由中央电视台广播,受到了同行的关注和赞誉。

参考资料

营山中学校.买购网.2024-09-2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