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南戴河街道

南戴河街道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北戴河新区东部,南临渤海,北与牛头崖镇、留守营镇相连。

历史沿革

1984年,抚宁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南戴河,以旅游兴经济。

1984年7月10日,抚宁县委常委集体踏查南戴河海滨,议定建立南戴河旅游开发区

1984年11月5日,抚宁县旅游开发公司成立。

1985年6月20日,经秦皇岛市政府批复抚宁县政府《关于开发南戴河旅游区的请示》

1987年7月1日,连接北戴河区和南戴河的“戴河大桥”落成,北戴河经南戴河至昌黎黄金海岸的“沿海公路”剪彩通车,南戴河旅游开发区正式对游人开放。

1988年2月22日,抚宁区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

1988年3月21日,南戴河海滨工委和南戴河海滨办事处成立

1988年4月14日,南戴河工委成立

1992年6月,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的南戴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挂牌

1992年8月,起步面积9.18平方公里的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奠基

2010年,抚宁县析牛头崖镇5村设立南戴河街道。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抚宁县,设立秦皇岛市抚宁区,以原抚宁县的行政区域(不含石门寨镇驻操营镇杜庄镇、牛头崖镇)为抚宁区的行政区域,南戴河街道所属的牛头崖镇整体划入了北戴河区,由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代管。

地名由来

明朝初年张姓蒋姓迁居此地落户,取名张蒋庄。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李姓山东省迁居此地落户建庄,因此地位于戴河之最南端入海口处,取名南戴河。清代光绪初年这里属于东王庄堡管辖,当时叫“戴家河”。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戴河街道办事处位于北戴河新区东部,地处东经119度4分,北纬39度41分,海岸线长1.5公里,东起戴河口,西至洋河口,南临渤海,北与牛头崖镇、留守营镇相连。

气候

地处北温带,属于半温半湿润冬暖气候区,雨量、热量条件适中,四季分明,干湿相宜,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0°C至10.5°C。最热的7至8月份,平均气温23°C;最冷的1至2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0°C。全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6月至9月份为丰雨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宝石花期一般为10月14日,终霜期通常为4月22日。无霜期最长186天,最短157天,年平均174天。

水文

南戴河区内河流众多,地下水丰富,海洋水文条件较好。流经办事处并注入渤海的河流,主要有洋河、戴河,均属沿海外流河流,其特点是源短流急,汛期暴涨暴落,非汛期基流甚少,多属季节性河流。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南戴河街道人口为19789人。截至2021年,总人口数为34131人。

经济

耕地总面积15129亩。街道内有重点生产经营企业31个,个体经商户2500余个。

社会事业

南戴河街道有医院2个,学校5个。

交通

南戴河街道境内主要交通由戴河大街、洋河大街、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规划路、建设大道、迎宾道、新发路、新浦路、新开路、新裕路、胜利路、光明路、友谊路、环海路、碧海道、蓝海道、林海道、银海道、金海道、兴海道、宁海道、云海道,渔港道等组成。

风景名胜

仙螺岛建于一九九八年十月,经由多位国家级海洋、地质、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反复论证,专业海洋筑港施工单位建造而成。

位于碧海金沙南戴河近海1公里处,是依据民间海螺仙子的美丽传说而建,该岛由1038米的索道连接岛屿海岸。登岛后乘电梯到达高56米的观光游乐塔上观看南戴河全景,体验海上蹦极,海上漂流和海上跳伞的惊险和刺激。

又称“天下第一浴”,乃广大游人赞誉该浴场之美称。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