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巨典:《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文心雕龙》文体论新识,《人文述林》第六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文心雕龙》的“神思”论,《人文述林》第七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正文
戚良德,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山东沂水人。1981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文学院、文史哲研究院讲师、副教授、教授,韩国建阳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论》(丛刊)主编,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
个人专著文心雕龙校注通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8年、2011年。文心雕龙学分类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011年。文论巨典:《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心雕龙》与当代文艺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国学新读本:文心雕龙,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刘勰与《文心雕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主编、合编著作儒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文心雕龙学综览(合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文心雕龙辞典(增订本,编委),济南出版社,2010年。中华传世经典阅读:孟子(1/2),青岛出版社,2009年。中国历代游记精华全编(上、下,合编),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参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2007年。古文鉴赏大辞典(参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代表论文《文心雕龙·总术篇》新探,《文史哲》1987年第2期。“论文叙笔”初探,《文心雕龙学刊》第六辑,齐鲁书社,1992年。历史的选择——关于〈文心雕龙〉的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文心雕龙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风清骨峻,文明以健——《文心雕龙·风骨》新释,《人文述林》第五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心雕龙》文体论新识,《人文述林》第六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文史哲》2004年第3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4年第6期摘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2004)》(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论文摘要”。《周易》:《文心雕龙》的思想之本,《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收入《百年易学菁华集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文心雕龙》的“神思”论,《人文述林》第七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情为本,文辞尽情——《文心雕龙》创作论体系新探,《文心雕龙研究》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开源发流,为世楷式——作为中国文论“元典”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研究》第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文心雕龙》为当代文艺学提供了什么,《文史哲》2007年第5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文学前沿》第13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西洲曲》新解,《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文苑奇书,《创意阅读:中国文学名著新书评》(聂震宁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文心雕龙》文本校正举隅,《文心雕龙研究》第八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文赋》与《文心雕龙》,《风清骨峻:庆祝祖保泉教授90华诞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中国文论话语的还原——以《文心雕龙》之“文”为中心,《山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5期摘要。“龙学”里程碑——牟世金先生与20世纪的《文心雕龙》研究,《文史哲》2011年第5期。刘《灭惑论》之“道”辨,《莒文化与中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诗骚所标,并据要害——刘勰对《诗经》、《楚辞》创作经验之总结,《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学苑出版社,2013年。文章千古事——儒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文史哲》2014年第2期。从谢榛到王士祯——明清时期的山东省文论,《明清时期的山左学术》,齐鲁书社,2014年。超越·回归·还原,《中国文论》第一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14年。主持项目百年“龙学”探究,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12—2015。《文心雕龙》与当代文艺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08—2011。《文心雕龙》与六朝艺术理论,山东省文化厅重点项目,2006—2007。文心雕龙学引论,山东大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2002—2005。儒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及其当代意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点项目,2012—2016。代表奖项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2008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