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麦克白效应

麦克白效应是由芝加哥美国西北大学的行为学家发现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描述的是个体在经历道德焦虑后,通过清洁行为来减轻这种感受的现象。这一术语来源于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麦克白》。

效应起源

麦克白效应最初是在对罪恶感的研究中被提出的。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夫人的角色在犯下谋杀罪行后表现出强烈的清洗欲望,希望通过洗手来消除内心的负罪感。这种情节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从而发现了罪恶感与清洗行为之间的联系。

研究发现

清洁与道德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个体回忆起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时,他们会更倾向于使用与清洁相关的词汇,如“wash”(洗)和“soap”(肥皂)。此外,这些人在选择礼品时也会偏好具有清洁功能的产品,如消毒湿巾而非铅笔。这表明,清洁行为可能有助于缓解个人的道德内疚感。

清洗与助人意愿

另一项研究显示,未洗手的参与者相比已洗手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参与志愿工作。这项研究的结果暗示,未洗手的人可能存在更多的道德不安,因此更愿意通过帮助他人来减轻这种不安。

暴力游戏的影响

科学研究还发现,暴力视频游戏可能会引发麦克白效应。一项针对暴力游戏玩家的研究表明,不常接触此类游戏的玩家在游戏结束后更倾向于选择与清洁有关的礼物,并且表现出更高的道德压力感。相比之下,频繁接触暴力游戏的玩家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偏好。

参考资料

【心理学科普】麦克白效应-洗去你的罪恶?.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1

麦克白效应的秘密:道德与身体清洁.百家号.2024-11-01

什么是麦克白效应.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