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商业体制改革

商业体制改革是指对商业经营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进行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国的传统商业体制具有高度集权、独家经营、分配调拨等特点,表现为政企职责不分,流通渠道单一,经营方式僵化。自1979年起,中国开始进行全面、系统的商业体制改革。

改革内容

商品流通体制

商品流通体制方面,改革旨在减少流通环节,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竞争,同时允许多种流通渠道和经营方式共存。

经营管理体制

在经营管理体制上,改革强调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对于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模式,前者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后者则采用承包、租赁经营或改变所有制性质的方式。

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确立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实现从“官办”向“民办”的转变。此外,还取消或部分取消了对农产品的统购、派购以及对工业品的统购包销制度,推广多种购销形式和经营方式。

价格政策

在价格政策方面,改革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措施,以促进市场活力。

效益和服务质量

通过这些改革,正在逐步建立一种结合责任、权力和利益的企业管理体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资料

商事改革怎么推?央企怎么改?总理重点强调这三字.中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10-26

论商业体制改革.百度学术搜索.2024-10-26

【名词解释】商业体制改革.百度教育.2024-10-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