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川西长尾鼩

川西长尾(学名:Soriculus hypsibia),又名川西缺齿鼩鼱,是鼩科长尾鼩属的特有物种。

形态特征

川西长尾鼩体形似小家鼠但稍小,吻鼻尖长,吻侧有长须。被毛短柔细密,丝绒状,通体鼠灰色染褐色。耳壳圆,露于毛被外。尾较长,平均为体长的80%左右。尾末端毛较长,形成笔状毛束。前后足均具五趾。上颌每侧具3个单尖齿。除臼齿外,其余各齿或多或少染栗色

栖息分布

川西长尾鼩主要栖息于海拔较高的山地阔叶林和灌木丛中,也见于针叶林、弃耕地和山区农田等多种生境,在海拔2000m左右的山顶草甸也能见到其踪迹。在北京地区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的中山带。在门头沟区黄塔、艾峪、百花山及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等地均采集到标本。分布于陕西省云南省甘肃省河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地,模式产地在四川平武。

生活习性

主要捕食昆虫和蚯蚓,在农田中亦盗食农作物种子。

亚种

川西长尾鼩指名亚种(学名:Soriculus hypsibia hypsibia),Winton于1899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陕西、云南、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平武。

川西长尾鼩甘肃亚种(学名:Soriculus hypsibia lamula),Thomas于1912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省(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临潭县

川西长尾鼩河北亚种(学名:Soriculus hypsibia larvarum),Thomas于1911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河北省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东陵。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