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北镇街道

北镇街道隶属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位于滨州市区东部。东界梁才街道,北邻市东街道,西接彭李街道,南依黄河,隔河与小营街道相望。辖区总面积9.65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明、清时期,境域先后属滨州、蒲台县

民国元年(1912年)以后,先后属滨县二区、蒲台县城镇区。

1945年,属蒲台城镇区。

1950年7月,属滨县十ー区。

1958年10月,建北镇公社。

1982年10月,改北镇街道。

历史

北镇古称乱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泰常五年(420年)为漯沃县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漯沃县改为蒲台县,北镇市为蒲台县治。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废蒲台县,县城改称蒲台镇。金明昌三年(1192年)复置蒲台县,于蒲台镇南新建县城,蒲台镇遂称蒲北镇,简称北镇。明朝为滨州崇德乡;清延明制;1911年改崇德乡为漯沃乡;1956年成立北镇公社;1980年改为北镇镇;1982年成立县级滨州市。现设市中、市西、北镇三个街道。

行政区划

耿家社区、姜家社区、郝家社区、和平社区、胜利社区、红旗社区、义和社区、李庄社区、王庄社区、六街社区、五四一社区、五四二社区、五四三社区、化工社区、春晓社区、家纺城社区、昌龙社区、交运社区、任铁匠社区、辛家社区、崔傅刘社区、刘承业社区、郭家社区、苏家社区、贾家村、雷家村、南孟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镇街道地处滨州市城区东南部,东与梁才街道相邻,南依黄河旧大堤,西连市中街道,北与市东街道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3.65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北镇街道辖区总人口5.3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402人,城镇化率85.57%,另有流动人口6258人,总人口中,男性27568人,占51.97%;女性25490人,占48.0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2982人,占99.86%;有回族75人,藏族1人,人口出生率7.12‰,人口死亡率2.2‰,人口自然增长率4.92‰。

经济

综述

2011年,北镇街道财政总收入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6.6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758万元,增值税7545万元,企业所得税48万元,个人所得税126万元,分别比上年减少30.77%、增长46.73%、26.32%和133.33%。

农业

2011年,北镇街道农业耕地面积926亩,人均0.017亩,农业总产值246.56万元。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生产粮食735吨,棉花13.1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羊饲养量72只,年末存栏72只;家禽饲养量1.0249万羽,上市家禽1.0249万羽,畜牧业总产值32.91万元,累计造林0.15万亩,其中防护林0.06万亩,用材林0.08万亩,经济林0.01万亩,水果种植面积0.027万亩,产量150吨,其中苹果110吨,大型农业机械20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

工业

2011年,北镇街道工业以纺织、化工、印刷、机械制造为主,工业生产总值6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职工0.88万人,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辖区有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宇纺织集团、瑞恒染织有限责任公司、惠友化工等在市、区内有影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3.83亿元。

商贸

2011年末,北镇街道有商业网点4075个,从业人员1.5万人,社会商品销售额达26.3亿元,为鲁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辖区内有10处大型市场,涵盖纺织、蔬菜、小商品、家电、建材、汽配、服食等多个行业,市场营业面积达4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北镇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05人,专任教师81人;小学3所,在校生2434人,专任教师22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20人,专任教师8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1536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北镇街道中国专利奖山东省明星企业1家,国家认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国家认定实验室1家,国家认定产品开发基地1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市级1家;技术研究中心3家,万人专利申请量达到6件,各类科技人オ45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北镇街道有文化艺术团队14个,文化站个,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22处,农家书屋16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北镇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7个;病床163张,固定资产2880.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81名,其中执业医师83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7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北镇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34户,人数1471人,支出355万元,月人均21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8户,人数278人,支出25万元,月人均96元;农村医疗救助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78人次,共支出1.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

交通

北镇街道交通便利,有渤海五路等道路过境。

经济发展

截至2018年6月中旬,北镇街道完成本级税收11927万元,同比增长29.64%,预计半年将超收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

蒲湖风景区

滨州黄河大桥横跨黄河两岸,大桥北端唐赛儿塑像与南端黄河桥标遥相呼应,两端各数公里的绿化带风景优美。飞来峰怪石嶙峋,上有鸿雁亭。济河河游船如织,岸柳低垂。蒲湖碧波万顷,荡金摇银,湖心三岛鼎足而立,葱茏苍翠,岛上唐赛儿祠、帼英亭、练武场,令人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人物

唐赛儿,山东蒲台县西关人(今滨州市老城区),生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父母愿其胜男,取名“赛儿”。十八岁那年,唐赛儿便和农夫林三结了婚。婚后,由于家穷,又遭遇连年大旱,庄稼无收。农民聚众向官府讨要粮食。官府获息后,便派兵抓人,唐赛儿的丈夫林三及部分村民被带走,后被活活打死。唐赛儿悲痛欲绝,于是习武读书,加入白莲教,后自称“佛母”,以传教为名,待机起义。永乐十八年(1420年),蒲台县一带遭遇严重灾荒,官府又加重赋税,百姓怨气冲天,恨声不绝。二月,唐赛儿以白莲教名义,组织农民数千人,于滨州起义。后转战青州市,占领卸石棚寨为根据地,多次打败官军,并曾攻克青州、诸城、莒县即墨区等州县。义军所到之处,杀官吏,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震动山东省全省。

参考资料

北镇街道棚改打开动能转换大门实现凤凰涅槃.新浪网.2018-08-0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