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苞花属(学名:Amischophacelus)是鸭跖草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2种,广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热带地区,中国海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产1种。
形态特征
鞘苞花属的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根纤维状,叶条形,薄或多少肉质,叶鞘稍膨胀而成一个空管。花序为大大压缩的聚伞花序,有花3-6朵,无总梗,腋生,包在稍膨胀的叶鞘内。花无梗,花蕾时包在叶鞘内,开花时伸出;苞片条形,透明;花瓣中部连合成细长的筒;雄蕊6枚,全育,花丝被毛或否;子房3室,每室有两个胚珠。蒴果包在叶鞘内,顶端尖,有喙状突出物,或中央凹陷而有3个角状突起。种子有孔。
下级物种
鞘苞花 Amischophacelus axillaris
茎直立或匍匐,多分枝,无毛,节间伸长,下部节上生根。叶线形,无毛或疏生柔毛,长2-8厘米,宽5-8毫米;叶鞘闭合,膜质,长5-10毫米,边缘无毛或疏生睫毛。花3-6朵(有时仅1朵)簇生叶鞘中;苞片线形或披针形,不呈覆瓦状排列;萼片分离,条状匙形,长6-9毫米,宽1.5-2毫米;花瓣蓝色,中部连合成筒,长约1.2厘米,顶端3裂,裂片圆形;花药室长圆状,并行,基部开裂;子房无毛或有微毛,花柱长约13毫米。蒴果长圆状3棱形,长4-5毫米,直径约2毫米,室背3裂,顶端有6个带刚毛、长约1毫米的裂片状附属物,每个裂瓣带有两个这样的附属物,有种子1-6颗。种子柱状,灰黑色或灰褐色,长2毫米,有窝孔,胚盖位于顶端,种脐圆形,位于基部的边缘。花期在春秋二季。
产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昌江重峨山)。生于低海拔的湿润砂地上。斯里兰卡、印度至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热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稀见,我们仅见到采自海南昌江重峨山平地湿润砂土上的一份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