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大均村

大均村为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政府、大均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辖1个自然村,101户,330人,其中畲族12人。耕地面积114亩。林地3321亩,属以林为主的农业经济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4万元,人均纯收入3305元。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大均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均村情

大均村据《均川李宗氏谱源序》称,始祖自唐末五季之乱期间(907—960)徒此而居。已历千余年。其村名取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之;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论述而用之。俗说又以该村背倚龙岗区,三面临水,形同半月,左右均称,故名。曾二度评为省级文明村。风景优美,游人颇众。

大均村山水风光秀丽,历史人文景观古朴,民俗风情浓郁,村庄周围群山环抱,森林植被茂密,大樟树、红豆杉等古树令人称奇,果园、竹园、菜园遍布村边,瓯江小溪蜿蜒而过,古街、古建筑保存完好,坟树围青、李氏宗祠、大均漂流等尽显乡风情,大均村镇龙古街享有“浙江的芙蓉镇”之誉,有“文明之乡”、“小溪明珠”等美称,是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一心、一区、两片”中的畲乡风情旅游中心区的精品旅游区----“畲乡之窗”。2005年完成了村庄整治工程,并先后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省级“绿化示范村”,2006年在首届浙江省魅力新农村评比中被评为“环境优胜奖”。

古建筑

大均是景宁畲族自治县城郊的一个古村落。全乡畲族人口占比33%,是景宁畲族自治县全县畲族人口占比最多的乡镇之一。这里生态卓绝,环境幽雅,风光秀丽,人文凝结,处处泛着文化古村的光芒:铺设精巧的石板老街、质朴自然的卵石泥墙、旧式门窗的临街铺面、曲折相通的幽深小巷……整个村落格局大抵古貌犹存。村里至今还保存着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创建的明德书斋,明代为褒扬一门三进士而奉旨三门并开的李氏宗祠之墙门,建于晚清工艺考究的砖雕门楼等等显示这个古村落“耕读可尚”成风的古老文化遗存。走进大均,在扑面而来的带着畲乡特有气味的气息环绕周身的同时,心灵也被这个人称“畲乡之窗”“芙蓉镇”的历史所震撼。

历史人物

据了解,大均村历史上是方圆百里的文化名村。明清时代,共有进士3名、举人4名、贡生56名、秀才46名。明朝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大均秀才李琮中举,天顺八年中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后来其弟李璋和李璋之子俱中进士。为褒扬这一门三进士,景宁畲族自治县奉旨在县北建兄弟方伯坊、父子进士坊,大均村建骑街进士坊,李氏宗祠正门并开三门,一大二小,悬“父子方伯”“兄弟进士”匾。大门首旗杆同一时期达六对之多。门前的牌坊门楼于2006年恢复,上悬当代书法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遂之的题匾“大均古街”。抗战时期,浙江省府内迁,省教育厅财政厅分驻景宁畲族自治县和大均。省厅要员、名流雅客频繁往来,为景宁为大均留下许多文雅故事。村头的观音阁、浮伞祠均有题咏,不少人家藏有那些珍贵的字画。

发展旅游业

进入新世纪,大均人大兴旅游业,以古村为依托,先后开发了大均漂流和畲族婚嫁表演等项目,农家乐旅游红红火火。

获得荣誉

2022年1月,入选2018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参考资料

大均古街.景宁新闻网 .2015-09-06

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2017-2021).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02-2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