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寨子村隶属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寨镇,地处鲁西北平原,308国道、禹(城)(平)路分别纵横镇境,一小时可达山东省会济南市及禹城市、齐河县、高唐县、茌平区。魏寨子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历史古村。历史上魏寨子村曾先后隶属祝阿县、禹城县、高唐县、齐禹县、禹城市;抗日战争后期,为齐禹县七区区公所、区政府驻地。
历史沿革
历史上魏寨子村曾先后隶属祝阿县、禹城县、高唐县、齐禹县、禹城市;抗日战争后期,魏寨子村是齐禹县第七区区公所、区政府驻地。1947年5月,齐禹县在七区(区驻地魏寨)杨圈(今禹城市辛寨镇杨圈村)正式成立了区委会。齐禹县七区成立后,区驻地设在魏寨子村,七区所辖的杨圈村曾是齐禹县委驻地。齐禹县于1947年5月解放,齐禹县委在杨圈召开公审大会。
1950年5月9日由国家政务院批准,1950年5月20日,齐禹县撤销。齐禹县第六(莒镇)、七(魏寨)、八(李屯乡)、九(葛户屯)、十(郎屯)、十一区(温屯)划入禹城县(今禹城市)。魏寨子村重新回到了禹城县。
地理交通
魏寨子村位于鲁西北德州市禹城市辛寨镇境内,308国道和禹茌路在此交汇,一个小时内可达济南市,禹城,齐河县,高唐县和茌平区,交通便利。
经济人文
魏寨子村是辛寨镇重要经济村,近年来由于交通发达。经济大力发展。建立集市。盖房盖楼。吸引了不少生意人前来组房、组地。目前以有几十家门市在本村营业。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在此拔地而起。以樱花食品厂,永钢木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企业在此落户。由于本村面积比较大。资金有限很多宝贵的地方得不到有效地发展,希望更多地投资商前来投资。
308商业区
社会事业
村内主要事业单位有辛寨镇派出所、辛寨镇工商所、魏寨子中心小学
历史事件
杨圈战斗:1940年10月20日,王克寇率经过整顿补充的三大队,与王寰清率领的鲁西三地委直属部队岳舜聊、杜海林两个营,在齐禹县委驻地七区(区驻地魏寨子)杨圈(今禹城市辛寨镇杨圈村)、塘子与驻将军庙日军及驻魏寨子伪军李连祥部遭遇。岳、杜营正面迎敌,三大队迂迥敌后三面包围,经过激战,双方各伤亡200余人。不久,三大队缩编为鲁西分区三团二营。
杨圈公审大会:1947年5月20日,齐禹县委在县委驻地七区(区驻地魏寨子)杨圈(今禹城市辛寨镇杨圈村)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将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李连祥团、营职帮凶贾长山、刘洪三、李曰均、贺风江等20人处决。
历史名人
李连祥(1902——1947年5月19日),小名登山,外号坏山,绰号李大暮,齐禹县七区(区驻地魏寨)魏寨子村(今禹城市辛寨镇魏寨子村)人,解放前禹城县地方武装民团司令。生于农民家庭,1925年行伍于张宗昌部下,与流氓土匪一气,成为禹城一霸。抗战前期,曾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靠拢,与日寇对抗,后来投降日军,充当铁杆汉奸,作恶多端,仅在齐禹境内就杀害抗日战士和无辜百姓1000余人,活埋抗日军属20余家,李连祥一人奸污妇女100余人。他采用绑票手段勒索各村村民钱粮,放纵部属公开到各村抢劫、强奸、杀人、放火,还效仿日军将抗日人员放狼狗撕碎,其凶残成性骇人听闻。日军投降后,任山东保安十九旅旅长兼齐河县县长,后任山东保安二师师长兼四区保安五团团长,势力壮大,当时发展到3000多人,18处据点。1947年1月30日,盘踞九年之久的老巢齐禹县九区魏寨子被渤海军区七师、十一师和二军分区十二团、齐禹县独立营、禹城县独立营联合攻打后逃亡晏城街道(今齐河县城),与张德新部合流。不断向齐禹地区派遣还乡团,杀害共产党员和村农会干部,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杀害农村干部160人,其中有20户被杀绝。1947年5月12日晚,齐禹县独立营、渤海二军分区十一团,配合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二十八师攻打晏城时受伤。5月13日,带伤逃至晏城西第十二区东辛村东破窑内,被四区(华店)武工队队员李洪银、张西昌捕获。5月19日在齐禹县委杨圈万人公审大会前夜服毒自杀。(齐河县华店镇蓝天小学 张友华 根据齐河县志及民间口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