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尺蠖,别名桐尺蠖、大尺蠖、卡步虫、寸子虫,中国西南和华中地区茶区均有发生,食性杂,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油桐、杨梅、大豆、玉蜀黍属等作物。成虫体长18~23毫米,翅展约70毫米,雄虫触角短栉齿状,雌虫丝状。美国白灯蛾咬食叶片呈缺刻,大发生年常将叶片食尽,仅留下叶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3毫米,翅展70毫米左右,体翅白色。前翅内横线和外横线为黑色弯曲带纹,外横线外侧和内横线内侧具淡黄色带,翅基有2黑点,中部前方有1黑色狭长环纹,其前部呈小黑斑抵达前缘,近外缘中前方常散生黑点。后翅外横线黑色明显,其外侧亦有黄带纹,中部有1黑环纹,后缘中部有1黑斑。足近基部内侧灰白,外侧黑褐色。腹部具黑色环毛。雌雄区别:雌蛾较大,触角黑色丝状,腹部有黑环6个;雄蛾较小,触角黄褐色短栉齿状,腹部有黑环7个卵球形,淡绿,卵块覆有黄毛。
美国白灯蛾成长时体长45~65毫米,体色多变,灰绿、黄褐至黑褐色不一。头棕褐色,略呈方形,两侧向上略作角状突起,头顶中央下陷颜面中上方有1近三角形黑褐色斑纹。前胸前缘背侧有1对角突,腹面黑色。头及体表满布暗褐色疣状点粒。腹部第8节背面无突起。蛹体长21~25毫米,赤褐至黑褐色,胸背前方横列有4枚小突起。腹末二侧突起,臀棘基部膨大,端部针状。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茶丛根际土中过冬。两代幼虫分别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上句发生。一代历期两个多月,其中卵期11~15天,美国白灯蛾期38天左右,蛹期10天左右。成虫趋光性较强,并稍具假死性。雌蛾笨重,飞翔力弱,雄蛾善于飞翔。卵多产于附近高大树木皮层裂缝内,也可产于墙缝或茶园枯叶中。每雌可产卵1300~1600粒。
幼虫孵化后吐丝随风吹散,初龄时多在蓬面取食芽梢嫩计,咬成小孔或残留一层表皮。3龄后自叶缘蚕食,仅留中脉,常以清晨和黄昏为害最盛。午前转入丛内不动。老熟后移至根际表土内化蛹。
分布范围
我国西南和华中地区茶区均有发生。
危害防治
危害
美国白灯蛾咬食叶片呈缺刻,大发生年常将叶片食尽,仅留下叶脉。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假死性,在各代成虫期进行人工捕杀。
(3)结合深耕,耙除虫蛹。
(4)在幼龄幼虫期,每亩喷射90%敌百虫、50%杀螟松或50%二溴磷2,0—2.5两(合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2.0两(合1.500倍液);或50%辛硫磷1.5—2.5两(合1000—1500倍液),或7.5%鱼藤酮2.5—3两(合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0.25——0.4两(合6000——8000倍液)。
常用药剂
除虫精、溴菊、杀灭菊酯、敌百虫、辛硫磷、杀松、巴丹、鱼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