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体校
少体校即指青少年业余体校,如业余体校、少体校、体育学校,虽然名称不同,但大体都可划作为培养体育人才而生的中低等教育院校,都简称为少体校。
简介
研究是发挥指导作用和服务作用的基础。少体校教练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才能不断形成新的认识,才能积累资本、厚积薄发,才能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创造出比别人更优异的训练成绩出来。
指导作用:训练指导是少体校教练工作最外显的特征之一,这是由少体校教练自身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少体校教练的工作是作用于训练目标与运动员之间,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教练与运动员之间。因此,少体校教练所从事的训练指导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和导向性。把握最新的训练动态,掌握最新的训练理念,了解学校、教练训练实践工作的最新发展状况,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是少体校教练做好指导工作的基础和根本。
服务作用:为基础学校的体育训练工作服务、为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服务,这应该是新时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衰落原因
缺少资金由于缺少资金又没有生源,少体校的衰落十分迅速。据体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国业余体校已经从1990年的3687所减少到2010年的2112所,表现出了持续萎缩的现象。一组地方数据也能说明问题。1993年山西省有85个县(市、区)开办各类体校,在训人数约8000人,而到2003年底仅有25个县(市、区)存在业训点(校),在训人数仅1700人,场地仅有59个,其中只有30%符合标准。全省2003年业余训练经费仅138万元,平均每县1万元。
缺少资金
山东省自2003年以来,国拨经费基本上能维持体校的运转,但自主招生情况可谓一年不如一年。省体校每年保持在200人左右,而17所地市级体校没有一所能够招到100人,有4所体校招生不到一个班,而且不断有学生退学,招进后能坚持到毕业者更是可怜。这样的招生情况,其学校的经费是可想而知的,而全国其他省市无疑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没有生源体校是以培养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实际上体育人才的成材率很低。有人研究了80年到85年田径项目全国少年比赛前3名运动员共770人,发现成年后进入国内外前十名的比例为2.2%,进入世界前十名的比例仅为0.26%。考虑到这还是以少年时期取得成绩的样本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体校的成材率非常低。
没有生源
大多数无法成材的人,往往由于过早进行了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而耽搁了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国家包分配中专毕业的体育学校学生时,他们还有退路,而如今双向选择就业,大部分企业、单位都不需要体育人才,缺少文化课学习又使得他们在应试考试中处于劣势,少体校培养模式可谓危机重重。
举国体制下,一切以获得体育成绩为目标。通常国家对于培养运动员的投入激励在于运动员在赛场上,尤其是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但是由于大多数项目职业化程度、商业化程度都很低,运动员退役后无法通过从事相关工作获得足够的收益,甚至生活都成为问题。
解决对策
(1)体教结合,解决学训矛盾
“体教结合”能较好地解决学与训的矛盾,使运动员成为既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人才。体教结合可以分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市域、县域内体育、教育两大部门的真诚合作,建立长效机制,解决运动员选材、文化学习的后顾之忧;另一个层面是体校与高校、职校联合办学,解决运动员升学问题,帮助青少年体校解决招生难问题。
(2)加强队伍建设,改善硬件设施
青少年体校要进一步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由优秀退役运动员和师范类体育专业毕业生构成的年轻教练员队伍,优化教练人才结构。省级各项目管理中心要加大针对性岗位培训力度。国家体育经费要适当向基层倾斜,以弥补市、县两级财政在体育业余训练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对已卓有成效的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基层体校配置与训练相适应的场地、器材、设施,以保证运动员的正常训练。
(3)优化竞争,改革不合理的竞赛制度
运动竞赛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对运动训练的内容有导向作用。一是要以奥运会、杭州第19届亚运会成绩来衡量各省的竞技体育水平,扩大双向计牌计分的范围,撤除限制运动员在省际之间流动的藩篱。二是省级综合性运动会要加强对运动员基本素质的测试,对综合考核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遏制“唯金牌论”在少儿业余体育训练中的不利影响。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畅通基层业余训练的出口和入口。四是建立常效的赛会纪律,针对赛会中出现的虚假年龄、“黑哨”等腐败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从源头上加以遏制,真正体现体育的公平公正。
(4)打破自我封闭,主动破除行业壁垒,将体校纳入地方普教系统管理范围
体育强国的基础是文化,青少年体校必须打破自我封闭,主动与地方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小学沟通、合作,将培养的方向与教育系统对接,充分利用教育的优质资源,将单一的金牌意识调整到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上来,实现教体双赢。
参考资料
体校是什么 它和少体校、业余体校有什么区别.中国品牌网.2024-08-25
少年体校悄然涅槃.新浪网.2024-08-25
学生体质因人均体育经费不足下降严重.新浪网.2024-08-25
中国体校发展困境:学生缺乏基础教育和职业保护.苍南新闻网.2024-08-25
大数据揭示济南校园足球发展困难 没场地没资金.新浪山东.2024-08-25
市县两级青少年体校生存的困惑与发展的思考.湖南省体育局.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