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微小RNA

微小RNA(微小核糖核酸,外文名:microRNA、miRNA),又称微RNA(微核糖核酸),是一类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进化上较保守的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分子。mi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进而抑制转录后的基因表达;它们在真核生物的发育、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等一系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3年,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他的团队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了第一个microRNA;同年,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阐明了microRNA的作用机制。2024年10月7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加里·鲁夫昆,以表彰他们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简介

生物体内的核糖核酸(RNA)分为两种:一种是参与编码蛋白质的RNA;另一种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即非编码RNA,microRNA正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因其长度很短,仅由21~23个核苷酸组成,因此被称作微小RNA(microRNA)。

1993年,生物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了第一个microRNA lin-4,并将该成果发表在了《Cell》杂志上;后续研究中发现,线虫果蝇、鼠、人、拟南芥等真核生物中均广泛存在microRNA。根据mirbase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当前已发现的人类miRNA前体有1982条,成熟miRNA有2694条。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croRNA在个体发育、衰老、细胞凋亡和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诸多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用机制

加里·鲁夫昆在1993年报告了microRNA的作用机制,表示microRNA lin-4是通过不完全的碱基配对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即通过结合信使转录物的互补区域来抑制其翻译或调节降解。2000年,加里·鲁夫昆的实验室在线虫中发现了第二条microRNA,命名为miRNA let-7,这是一条具有21个核苷酸长度的非编码miRNA,它通过靶向lin-41基因的3’ UTR降低 lin-41的表达,与lin-4的调控机制相同;同时加里·鲁夫昆团队还发现,let-7在果蝇斑马鱼海胆和人类中都有表达;这也说明microRNA对基因调控具有普遍意义。

检测方法

传统的miRNA检测方法包括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技术、微阵列分析技术、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技术

该技术不仅可用于成熟miRNA检测,还可用于其前体检测。基本原理如下:核糖核酸样本经电泳分离后,转移到硝化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设计含有miRNA互补的序列及同位素或其他标记的脱氧核糖核酸标记探针,利用对该探针的检测实现miRNA定量。Northern Blot技术可实现miRNA的相对分子大小和相对丰度检测,但存在半定量、灵敏度较低及操作复杂等弊端。

微阵列分析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miRNA的高通量检测。首先,通过标记探针将目标miRNA逆转录为荧光团或生物素标记的cDNA。其次,利用目标miRNA序列相同的固相寡聚核苷酸与其配对并进行荧光检测。如果杂交的cDNA被生物素化,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荧光团可被标记;如果cDNA被荧光团标记,则可直接测量每孔的荧光强度,确定miRNA的表达水平。虽然微阵列技术一次性可分析数千个样本,但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及特异性差等弊端。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该技术具有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等优势,已成为miRNA常规且可靠的检测技术。目标miRNA通过茎环引物或聚胸腺嘧啶适配体逆转录转变成cDNA,利用PCR技术对cDNA进行实时荧光检测,从而确定miRNA含量。该技术可实现miRNA高灵敏检测,但其假阳性高及引物设计困难等弊端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临床应用

从第一个microRNA的发现到现在,microRNA在个体发育、衰老、细胞凋亡和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诸多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miR-1和miR-133与骨骼肌的增殖和分化紧密相关,miR-371,miR-150,miR-21和miR-7d可能是口腔癌的潜在诊断标记物,microRNA有望在阿兹海默症诊断前辅助识别有认知能力下降风险的个体,microRNA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也指导着临床治疗。

相关事件

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发现了microRNA,这一发现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细胞生物至关重要,microRNA在生物体的发展和功能中被证明是根本重要的。

2024年10月7日,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参考资料

规范用词:微RNA.术语在线.2024-10-07

202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快讯-今日头条.2024-10-07

微RNA.术语在线.2024-10-07

miRBase: the microRNA database.miRBase: the microRNA database.2024-10-07

Victor Ambros named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UMass Chan.2024-10-07

当年哈佛不要的人,刚刚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腾讯网.2024-10-08

两位科学家获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京报-今日头条.2024-10-0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