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英文名: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nan University),是暨南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现任院长为苏炳添。

2015年9月,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在原暨南大学体育教研室、体育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2021年,由中国田径协会指导、广东省体育局和暨南大学共建的“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落户暨南大学,挂靠体育学院。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场地总面积为16.75万平方米。学院拥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7人,助教7人,拥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53人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人。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师范类)和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拥有一个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体育教学方向、运动训练方向)。近五年来,该学院学生在中国各种群体竞赛中获得金牌285枚,银牌268枚,铜牌236枚。

历史沿革

1906年,暨南大学建校之初便开设以体操为主的体育课程。1932年,暨南大学成立体育委员会,体育课正式列入必修课程。1936年,暨南大学成为最早有师生参加奥运会的大学之一。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市复办时成立了体育教研室。1988年,暨南大学体育教研室更名为体育部。1995年,暨南大学成为国家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之一,并在田径、游泳、羽毛球、网球、武术、篮球、足球等项目上取得成绩,曾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

2005年,暨南大学举办首届亚洲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开创了中国高校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的先河。2015年,暨南大学在原体育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体育学院。2021年,由中国田径协会指导、广东省体育局和暨南大学共建的“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落户暨南大学,挂靠体育学院。2025年4月25日,暨南大学任命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为体育学院院长。

办学条件

专业情况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师范类)和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现有一个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体育教学方向、运动训练方向)。

师资规模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7人,助教7人;有博士学位9人( 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在读3人,博士后在读1人,硕士学位19人。近年来,该学院多名教师被纳入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学生人数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53人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人。

硬件设施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场地总面积16.75万平方米,其中室外场地面积14.83万平方米,包括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游泳池、门球场和羽毛球场;室内场地面积1.92万平方米,包括多功能体育馆、羽毛球馆、健身房、乒乓球室、形体室和健美操房。其中,石牌校区旭日运动场于2016年完成改建,在中国率先采用蓝色跑道。邵逸夫体育馆于九十年代建成,是一个可容纳三千多人,集室内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和办公等多功能场馆。番禺校区为该学院新校区,规划建立室外体育场地6.65万平方米和室内体育场地1.09万平方米,包括2个田径场,32个篮球场,7个排球场,4个网球场,1个游泳池及一个多功能体育馆。

教学成果

竞技体育成绩

近五年来,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在中国各种群体竞赛中获得金牌285枚,银牌268枚,铜牌236枚。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2017年以来,连续四届参加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均获得团体一等奖。在国际赛场上,该学院运动员苏炳添国际田径联合会巡回赛上连续获得室内赛男子60米跑三站冠军,获得印尼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跑冠军并打破亚运会纪录,保持着男子60米、100米跑两项亚洲纪录;跳水运动员陈艾森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获得男子10米跳台单、双人两项金牌,并与谢思埸在跳水世锦赛上获得3金。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该学院运动员苏炳添、谢思埸、陈艾森、吴瑞庭严海滨获两金一银的成绩,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亚洲历史最佳成绩,谢思埸获得男子跳水3米板单人和双人共计2枚金牌,陈艾森获得男子双人十米跳水银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该学院共派出17名师生参赛,共获得12金3银4铜。在2022第十一届广东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共获得金牌37枚,银牌63枚,铜牌24枚。2023年,学院202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邓信锐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获男子100米冠军,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严海滨和邓信锐在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丁组100米决赛中分获冠、亚军。

就业情况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七年达100%,近一年升学率为32.14%,创业率为3.27%;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达100%。大部分进入教育体系担任大学、大专、高中、初中以及小学各学段教师,主要集中在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等珠三角地区,分布特点基本与学生生源地相契合。

学术研究

平台建设

2021年12月27日,“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落户暨南园。中心以田径训练的前沿技术探索为主攻方向,参与国家队备战重大赛事训练监控方面的科技服务和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2023年,广东省速度能力研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以科技创新靶向速度研究为主体,重点解决“后程体能下降” “供能系统和神经系统快速恢复”等速度专项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并将研究成果辐射到其它相关运动项目中,助力速度能力的提升。

学术成果

建院以来,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主持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计3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科基金1项、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重点和重大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8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 (省级) 2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和特别资助项目各1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共计20余篇,SSCI、AHCI论文共计8篇。近五年来,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5项;参与省级“质量工程”建设,申报并获批省级教改课题11项;教师参加校级本科课程教学竞赛获二等奖2项、优秀奖5项。

合作交流

自1993年以来,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姊妹学校已友好交流26年,两校轮流互派体育代表团到双方学校进行体育交流。此外,该学院还多次接待了海内外大学代表团。2018年12月,台湾中原大学男子篮球队到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以赛促学。2019年6月,澳门大学体育事务总监一行到校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交流。学院多次派出专家学者到日本、美国等高校交流访问和学习。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一流大学、卓越体育”的教育理念,秉承“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服务学生”的传统,全力推进学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在体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师资队伍.暨南大学体育学院.2025-04-25

学院简介.暨南大学体育学院.2025-04-25

苏教授→苏院长!苏炳添担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5-04-25

学院导航.暨南大学.2025-04-25

权威发布 | 暨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25年招生简章(境外).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5

我院获校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5

2024暨南院系|体育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5

暨南院系丨体育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6

现任领导.暨南大学体育学院.2025-04-2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