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不是无代价的》是由萨苏撰写的书籍,是继《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之后的作品。《国破山河在》自2007年7月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被评为香港亚洲周刊2007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尊严不是无代价的》延续了前作的角度,通过对日方资料与中国文献的比对,揭示了许多被遗忘的历史细节。这本书的特点包括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资料来源、生动的历史细节描述以及作者深厚的情感投入。该书主要面向历史爱好者。
作品特色
视角独特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采用了新的视角,即通过收集和验证来自敌方的资料,从而更加全面、多维度地审视抗日战争的历史。由于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往往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因此对于许多战役的细节和成果缺乏详细的记录。然而,这些信息在日本的资料中得到了详尽的记载,比如关于中国击落的天皇号,以及中国空军奇袭武汉的情况。
细节丰富
萨苏的文章特别注重历史细节,尤其是在描述中下级官兵的表现方面。他对具体的战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即使是涉及少量坦克或飞机的战果也能得到精确的分析。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例如在讲述十九路军奇袭日军战车的故事中,他就考证出日军损失了两辆坦克的事实。
资料多样
萨苏使用了大量的日方资料,其中包括战时的新闻报道、普通日本士兵的回忆录以及其他研究成果。他还广泛引用了中国方面的各种文献,以便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和确认。这样的做法确保了历史事件的准确性,并且提供了许多未曾公开的照片,增加了作品的价值。
文字情感
萨苏的文字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热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历史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他对中日两国的军事编制和技术装备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一点在他对图像的解释中尤为突出。此外,由于长期生活在日本并与各个阶层的人士交往,他对日本文化和国民性的理解也非常透彻。
立意深远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的目的并非煽动仇日情绪或党派争端,而是为了纪念那些保卫中国尊严的平凡英雄们,以此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书中还探讨了战争对日本的影响,这也是对当今日本的一种警醒。
内容简介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是萨苏继《国破山河在》之后的另一部力作。在这本书中,萨苏继续利用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进行对比,发掘并补充了许多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的重要历史事件。他所使用的日方资料大多是从日本档案馆、二手书店以及个人收藏中获取的,这些资料包含了日本军人对其参与的军事行动的回忆,尽管立场不同,但它们的真实性很高,细节也很准确。相比之下,中国方面的记载由于多为防御战和失败,资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日方损失和战斗细节方面,要么是虚构的,要么是没有记录的,而日方资料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白。萨苏以其幽默风趣的文笔、真挚的感情和严谨的考据,再现了中国军民为了民族尊严不惜牺牲生命的感人历史。书中还附有大量的日方拍摄的抗战时期的珍贵历史照片,图文结合,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萨苏,原名弓云,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目前担任一家美国公司在日本的网络工程项目主管。受家庭影响,他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坚持写作。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中国厨子》《嫁给太监》《梦里关山走遍》《北京段子》《国破山河在》(获得香港亚洲周刊2007年度华文圈非小说类十大好书)、《京味九侃》(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梦里燕赵》等。他的新浪博客浏览量超过6000万人次,并担任新浪《“尊严不是无代价的”——老兵亲述战场经历系列节目》的总顾问及嘉宾主持。
图书目录
序 春霆哥成仁了
捍卫我们尊严的事儿
击落“天皇号”背后的秘密
车桥之战中活捉的日本兵
南京保卫战中两支成功突围的部队
中国空军奇袭武汉之谜
逸仙号巡洋舰殉国遗照浮出水面
是谁把出云舰打了个“透心凉”
逃出七三一
土八路说日本话
反攻潮州市——日军伤亡一千七百余人的激战
士勇无奈乏良刃——抗战中步兵轻武器对日军战车的战斗
考证冀中的无名英魂
捍卫我们尊严的人
神枪碧血——记抗日杀奸团中的校友冯运修
报国欲死无战场一记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名将黄显声
孙立人将军轶事
搜寻那场战争中的真实
伪满海警纪实
剖析日本史料中“卢沟桥事变是中国的阴谋”说
交通事故水准的“大屠杀”——谈谈通州事件
毒日——历史文献揭开抗战期间日特机关在华贩卖罂粟秘密
南京大屠杀在日本的影子——写在此难七十周年
缅甸前线的大阪兵
中国战场上的被俘日军
追寻“日本八路”松井实的故乡
从小町园到“潘潘”——日本为占领军提供慰安服务纪实
战败之日的日本人
东京远东国际法庭内外的日本战犯
参考资料尊严不是无代价的.豆瓣读书.2024-09-13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缺书网.2024-09-13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读书网.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