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貌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地貌形成和发展历史过程的学科,属于地貌学的一个新分支。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地貌发育的时间以及各个发展阶段内部和外部力量的作用方式、强度及其所塑造的形态特征。广义的历史地貌学探讨的是现代地表形态形成的全过程,而狭义的历史地貌学则主要关注自有人类历史记录以来,也就是大约始于第四纪全新世的地貌发展。
研究内容
历史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地貌发育的时间跨度以及在其演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力的影响方式、力度及由此产生的地形特点。广义的历史地貌学着眼于现代地表形态形成的全历程,而狭义的历史地貌学则聚焦于人类文明出现至今的地貌演变,这一时间段大致限定在第四纪全新世时期。近年来,狭义的历史地貌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原因在于它能够更加紧密地联系人与地貌的关系,同时由于过去一万年的地貌发育与之前的古地理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一些具有较短周期的地貌过程,如三角洲的形成、河流与湖泊的变化、风成地貌的演替、泥石流与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的研究,不仅能满足时间尺度的要求,而且由于实验测试的可行性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再加上历史文献资料的丰富,使得相关研究得以深入展开。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验证地貌学的基础理论,还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求。
重要性
历史地貌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将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此外,通过对过去一万年内地貌发育的古地理环境的研究,可以发现这段时间内的地貌发育与之前的时代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差异性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过程至关重要。另外,对于那些具有较短周期的地貌过程,如三角洲的形成、河流与湖泊的变化、风成地貌的演替、泥石流与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的研究,不仅可以满足时间尺度的要求,而且由于实验测试的可行性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再加上历史文献资料的丰富,使得相关研究得以深入展开。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验证地貌学的基础理论,还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