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科夫帕克

西多尔·阿尔捷米耶维奇·科夫帕克(1887年6月7日—1967年12月11日),出生于科捷利瓦镇,是乌克兰的国务和社会活动家。在苏德战争期间,他作为游击队的领导者,对乌克兰游击运动做出了贡献。科夫帕克在1919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并在其后的岁月中担任多项政治和军事职务。他在194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两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2年5月18日和1944年1月4日)。科夫帕克还是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并获得了多枚勋章和奖章。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西多尔·科夫帕克于1887年出生于科捷利瓦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在国内战争期间组织和领导游击队,对抗不同的敌对势力。

国内战争期间

国内战争时期,率领由他组织的游击队,在乌克兰对彼得留拉匪帮、德国占领者和邓尼金匪帮作战,并在恰帕耶夫(恰巴耶夫)第25师编成内,参加了东部战线和南部战线对弗兰格尔军队的作战。1921—1926年担任过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几个城市的军事委员,后从事经济工作和苏维埃工作。1937—1941年任普季夫利市执行委员会主席。

卫国战争时期

苏德战争时期,为地下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1941年9月起先后任普季夫利游击队队长、苏梅州游击兵团指挥。1941—1942年指挥游击兵团在苏梅、库尔斯克州奥廖尔布良斯克等州袭击敌人后方。1942年一1943年由布良斯克森林出发,领导了对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戈梅利平斯克、沃伦、罗夫诺日托米尔和基辅等州的奔袭。1943年又领导了喀尔巴阡奔袭。该兵团在26个月的斗争中,在德军后方边战边走行程万余公里,转战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联邦的18个州,共粉碎了39个居民点的守敌,歼灭德军及帮凶数千人,颠覆军用列车62列,炸毁桥梁256座,击毁仓库96座、汽车500辆、坦克和装甲车20辆。在开展游击运动、反对德国占领军的斗争中,这些奔袭起了巨大作用。

战后生活

1944年1月该兵团改编为以科夫帕克名字命名的乌克兰游击第1师,他本人被任命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法院审判员。1947年起任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1967年起为主席团委员。苏联第二—七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著作

著作:《从普季夫利到喀尔巴阡》,莫斯科1949年版;《游击队行军日记》,莫斯科1964年版。

获得荣誉

科夫帕克在其一生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列宁勋章4枚,红旗勋章、一级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和二级苏沃洛夫勋章各1枚,以及多枚奖章和外国勋章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