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俨然(1916年—),原名梁松生,广东鹤山人。他曾任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粤剧八和联谊会艺术顾问、广州新闻学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越秀区文联特约顾问、荔湾区政协特约委员、《越秀文艺》主编。他的职业生涯涵盖了新闻、教育和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1979年退休后,他从事文史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1916年,梁俨然在广州市出生。他九岁时就读于道隆学塾,受教于清举人罗奕章、冯伯祺及秀才伍铭南等。受五四运动影响,他对新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兼读英文学校,兼修西洋文学,创作了不少新诗。
1934年,梁俨然开始从事文艺工作,并投稿给广州《民国日报》《民族日报》等副刊。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影响下,他参加抗日组织及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以文章宣传救国。1938年,日本全面入侵广州,梁俨然撤退到香港,并担任《香港晚报》记者。同年,他与冯明之、陈子殷等人创建十月诗社,出版《十月诗刊》《诗与木刻周刊》。
抗战胜利后,梁俨然在《中国日报》《广州日报》工作,担任采访主任、总务主任等职务。1948年,他为香港电影公司编写电影戏剧材料。
1950年,梁俨然回到广州市,在广州市总工会职工学校从事行政及教育工作。他曾在荔湾工人夜校、荔湾第一职工学校、广州第三十一职校等担任教导主任。1959年,他调任荔湾区教育局工作。整风运动后,因病在家休养,潜心研究文学。
1979年,梁俨然退休,后任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越秀文艺》《岭南松涛》诗刊、《联海论坛报》主编。他与已故的作家秦牧、陈芦荻、赵元浩及翻译家、教育家李育中有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