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贵州通泉草

贵州通泉草(学名:Mazus kweichowensis),为玄参科通泉草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其种加词“kweichowensis”意为“贵州省的”。分布在贵州东南部。

形态特征

贵州通泉草高15-30厘米。主根短缩,须根多数,长约10厘米,簇生。茎多从基部分2-4支。基生叶莲座状,常早枯落,茎生叶对生,稠密,纸质,顶端圆形,基部渐狭成有翅的柄,叶中部以上有不整齐的锯齿或波状齿,其余羽状全裂,裂片约2-4对,卵形至矩圆形,上具疏齿,叶以茎中部的较大,长7厘米,基部同上部的都较小约1倍,叶裂片以基部的最多,渐往上渐少,茎顶端的近于不裂。总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苞片小,披针形花梗花萼短;花萼钟状,长约6-7毫米,结果时稍增大,萼齿与萼筒等长,卵状三角形,端短尖,脉不明显;花冠紫红色,长约10毫米,上唇卵状三角形,端2裂,下唇侧裂近圆形,中裂较小,稍突出,宽卵形,子房无毛。

生长环境

贵州通泉草生长于海拔900米的水旁、沟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