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外债统计

外债统计是指对中国境内各机构、单位从境外筹集的所有需以外币承担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进行的统计监测活动。这些债务的具体分类包括但不限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外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发行外币债券等多种形式。

统计范围

外债统计的范围涵盖了中国境内的各类机构、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金融机构等,它们从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其他机构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债务。这些债务不仅限于直接从境外获取的,还包括通过境内金融机构吸收的境外资金、与外国银行间的同业拆放业务、已在中国境外注册的驻外机构调入中国的借款,以及国内企业向境内外资、合资银行的借款等。

统计内容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此类贷款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国际金融组织。

外国政府贷款

这类贷款是由外国政府提供给中国的双边政府贷款,如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丹麦、科威特政府贷款等。

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

这是由国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银团组织等提供的现汇贷款。

买方信贷

这种贷款通常由出口国银行提供,包括未经中国银行处理的具有买方信贷性质的贷款。

发行外币债券

这指的是在国外资本市场发行的券面金额以外币表示的债券。在国内市场发行的外币债券由境外机构、外籍私人购买的部分也被纳入这一类别。

国际金融租赁

这是一种由国外非银行机构提供的商品形式的租赁,在分期付清租金后,以象征性的代价将所有权转移给租赁方。国内租赁公司向国外银行的借款应统计在国外银行贷款项内。

延期付款

这是指经过中国银行办理的出口国非银行提供的商品贷款,包括远期付款和延期付款。其他不经过中国银行办理的延期付款(买方信贷)统计在外国企业贷款项目内。

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

这是指合同签订时规定以现汇偿还的债务,或者因某些原因中途将商品偿还更改为以现汇偿还的债务。

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这部分债务包括境内金融机构吸收的境外机构、私人的存款;与外国银行之间的同业拆放;已在境外注册的驻外机构,其调入境内并需境内机构实际偿还的借款;中方替外方担保,由中方实际履行偿还义务的债务;国内企业向境内外资、合资银行的借款等。

主要分析指标

外债总额和净额

- 外债总额,又称对外总负债额,是历年累计对外负债总额,可用于反映我国对外负债的整体状况。

- 对外债权总额,即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欠中国的债务总额。债权与债务统计在项目范围和时间上必须一致。

- 外债净额,又称对外净负债额,是对外总负债额与对外总债权额之差,反映了一国的实际负债水平。

外债构成指标

外债构成指标用于分析不同形式外债在外债总额中的占比,是制定利用外资政策的重要参考。外债构成包括利率结构、货币结构和期限结构,通过对这些结构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外债的优化组合,从而规避风险和减少损失。

外债成本指标

外债成本指标反映了借用外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外债综合成本率和外债换汇成本率。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外债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外汇增长带来的经济效益。

外债负担指标

外债负担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一国的还债能力和外债负担情况。常用的指标包括外债负担率、负债率和利息负担率。其中,负债率一般应控制在5%以下,而利息负担率反映了年负债利息的负担和支付能力。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