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余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南京大学生物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WPC 应用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Arizona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新泻大学生物系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党委书记,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1982年,南京大学学士。

1985年,南京大学硕士。

1988年,美国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访问学者。

1993年,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

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生物学学位分委员会副主席、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党委书记。

主要贡献

蓝菌门分子生物学、微藻细胞工程与生物柴油制备、微生物地球化学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国家高等学校名师奖获得者。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研究二十多年,1988-1990年赴美国Wiliam Paterson大学从事细胞异养转化和相关代谢研究,1993—1994年在美国Arizona State Univ进行了Synechocystis 6803 脱氧核糖核酸体外重组和光系统蛋白组分及其装配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5项、主持国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1项、主持大型企业横向基金项目2项,另承担国家973子课题2项和国家863子课题1项。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全彩色大学基础生命科学教材,该教科书的英文版也是中国第一本被国际著名出版公司在国外发行的基础生物学教材。在国内核心刊物和国际SCI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Selected Publications:

■ Xiaoling Miao, Qingyu Wu, 2004, High yield bio-oil production from Fast pyrolysis by metabolic controlling of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10(1):85-93.

■ Huang Wei, Wu Qingyu, 2004, The ManR specifically binds to the 助催化剂 of a Nramp transporter gene in Anabaena sp. PCC 7120: A novel regulatory 脱氧核糖核酸 motif in 蓝菌门 BBRC. 317: 578-585.

■ Huang Wei,Wu Qingyu, 2005, In vitro DNA-bingding properties of a response regulator (ManR) from Anabaena sp. Biotechnology letters. 27: 223-237.

■ Min Li, Wei Huang, Qing Yang, Xingguo Liu, Qingyu Wu, 2005, Express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tolerance studies of glutaredoxin from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in 埃希氏菌属 coli. Protein Expression & Purification. 42 (2005): 85-91.

■ Xingguo Liu, Wei Huang, Min Li and Qingyu Wu, 2005,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 from Anabaena sp. PCC 7120. IUBMB Life. 57(6): 449-454.

■ Xingguo Liu, Jingjing Zhao and Qingyu Wu, 2005, Oxidative stress and metal ions effects on the cores of phycobilisomes in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FEBS Letters. 579(2005) 4571-4576。

获奖记录

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研究成果奖(排名第一)、联合技术公司容闳科技教育奖(排名第一)、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排名第一)和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等。

参考资料

吴庆余 博士.清华大学生命科科学院.2024-02-01

吴庆余.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