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强,温州金州集团总裁、党委书记,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生平
从一家亏损的国企,转变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温州金州集团这辉煌的成绩离不开当家人——金州集团总裁、党委书记郑永强和他率领的团队——温州金州集团党委,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92年,郑永强接手瓯海食品公司,当时公司自有资金只有14.7万元,固定资产32.7万元,没有
经营场地,员工还在为吃饭发愁。当郑永强提出改革时,很多员工都有抵触情绪。改制,在当时就意味着很多人要失业,但是在瓯海食品公司的改制过程中,先后兼并和改造8家亏损国企,使员工重新上岗就业;100%的员工有养老、失业等6种保险;率先推出了“内退”制度;金州集团几乎100%的员工持有企业股份,录用原企业职工再就业率达到96%,公司当年就实现销售额10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58%。1996年,企业成立了集团公司,实行第二次股份制改造,联合其他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公司也由原来单一的销售畜禽产品的企业,发展为集工业、外贸、矿业、房地产、物流、商品展销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草根改革中,集团党委功不可没。
温州金州集团党委成立于1998年。培养了一批业务精干、素质过硬的党员,并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引领金州集团平稳地驶向更广阔的市场及更和谐的未来。
稳定人心 实行“内退”制度
打造一支团结上进高效的团队,解决好人的思想问题和待遇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决策,集团党委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起到了相当于“监视会”的作用,从而稳定了金州人心。
集团党委在每年的股东大会召开后不久,就立即组织员工集中学习股东大会会议精神,通过学习,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集团党委、董事局提出的既定目标上来,及时将企业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同时,集团党委还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学习中不断吸取新知识,以提高技能,促进工作。
福利问题关系到职工的根本利益,集团党委也积极参与研究。公司改制时,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永强就向集团员工保证:对所有愿意留下来的员工都进行了安置并给予公司股份,承诺并实现公司股本、股份分红逐年增加。现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现有股东400余人,基本上所有员工都持股,是浙江省民企职工持股人数最多企业之一,推行员工内部持股计划,不仅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做到了员工个人收入同企业经济利益同步增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和劳动关系的和谐。2006年公司改革了薪酬制度,以员工素质表现和绩效评价为依据进行薪酬分配,在更加公平、公正的原则上努力做到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员工还可每年可享受一次调资的机会。金州集团创造性地出台员工“内退”制度,就是民主决策的典型例子。
金州集团召开股东大会,讨论老员工“退休”后的待遇问题。郑永强认为,这些老员工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不能把他们直接推向社会。于是,民营企业的“内退”制度,率先在金州集团内部实行,“内退”的对象为在职的47周岁以上女职工和57周岁以上男职工;对内退员工,每月分别发放800元到1400元不等的5个级别的生活费。在“内退”期间,“内退”人员的医疗费、养老金由集团公司负责缴纳。“内退”人员每年年底还可享受一次年货福利。
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杨日东这样评价这个制度:民营企业实行“内退”制度,既是减员增效的好办法,也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改制以来,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没有发生过一起劳资纠纷。公司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实施,每天8小时工作制,除实行双休外,还可带薪年休、旅游等。”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邱素萍介绍,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与企业党委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指导思想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员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金州集团党委特别重视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把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集团党委部署和要求下属4个支部以及公司
各部门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学习重点,并按步骤实施,先后开展了6次学习。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学习十七大报告,引导全体员工增强忧患意识,着力创新创业,为公司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在开展学习教育的同时,集团党委十分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现在社会还处在发展的新时期、新环境,而金州集团则以青年员工居多,我们今天的培训也是为了明天员工和企业的更好的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谢赛锋表示。为全面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金州集团党委坚持每月组织全体员工开展2次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党委还结合企业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采取专题学习、参观革命纪念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方式深化学习效果。
以身作则 树立先锋模范作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集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为党旗增光添彩,而且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创新、率先垂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党员业务员,在近几年面临汇率变动、外贸市场竞争激烈和贸易壁垒等困难,多位党员业务员始终保持着创汇创利的高水平和高效益,在每年度公司“出口创汇特别贡献奖”的获奖者中党员所占比例都在70%以上。在企业内部,党员不仅成为员工的学习榜样和工作楷模,也越发成为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
走进金州集团活动室,在党员亮相墙上,看到了一位位劳模明星和各类先进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的党委书记郑永强;荣获“全国热爱企业优秀员工”、“经贸系统先进党务工作者”等称号的党委委员邱素萍;荣获“温州市劳动模范”的李启聪;荣获“区劳动模范”的王挺等。
2007年,在不断深化“学习郑九万、保持先进性、促进新发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借集团员工邱素萍荣获“全国热爱企业优秀员工”称号之际,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了“争做热爱企业优秀员工”的主题活动,激励了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勇挑重担,发挥表率作用,用实际行动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集团党委牢固树立企业无才不兴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党的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结合起来,使有知识、有能力的员工得到展示的机会和岗位。公司自改制以来,“我们在搬迁到新工业园区后将积极发展新温州人党员,预计在3年内发展到50—100人。”集团党委副书记谢赛锋称,金州集团的发展离不开新温州人的建设,积极发展新温州人党员,在金州建立他们的党员之家,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成为瓯海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非公企业党组织。
集团简介
温州金州集团有限公司是集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展贸、物流、投资、制造业、租赁等多层次、跨领域的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金为5068万元,是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是浙江省外贸出口的龙头企业。2003—2005年连续三年入驻全国民营企业500强,2006年集团销售额20亿元,创利税2亿元。几年来,集团公司先后被评为明星(功勋)企业,创税大户,省、市、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2001年至2006年度连续荣获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集体功”荣誉称号。董事长郑永强同志被评为2003年度浙江省劳动模范,2004年被浙江省评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5当选为温州市民营经济十大年度人物,2005年还被评为“全国劳模”,2005、2006年获得温州市人民政府最高荣誉“功勋企业家”称号。